首页 > 1892年 > 1月8日 > 中国蚕业教育家、企业家葛敬中出生

中国蚕业教育家、企业家葛敬中出生

浅草 2015-11-30
\

葛敬中
  1892年1月8日,蚕业教育家,企业家葛敬中出生。1926年创办镇江蚕种场,1939年创办云南蚕业新材公司,为振兴江浙和西南蚕业作出重要贡献。
  葛敬中,字运城,1892年1月8日生于浙江省嘉兴县钮家滩。他生在农村,从小就接触养蚕、栽桑。杭州安定中学毕业后入北京大学,1913年毕业,随即赴法国都鲁斯大学攻读园艺学兼学养蚕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园艺系教授。
  1919年南京临时政府任葛敬中为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监理、总技师。该会的宗旨是改良和发展苏浙皖三省蚕丝生产事业。葛敬中就任之初就认为我国蚕桑技术人才缺乏,生产技术落后,是蚕丝业衰落的重要原因。要复兴和发展蚕丝事业,首先要大力培养蚕桑技术人才。
  1924年葛敬中应聘兼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蚕桑系主任。他多次向学生阐述担任系主任的目的,就是要为复兴我国蚕丝事业培养人才,一再教育学生要“学蚕桑,忠本行”,献身蚕丝事业,矢志不渝。1928年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创办蚕桑系,聘葛敬中为教授、系主任。为提高教学质量,他提倡学习日本的先进科学技术,延聘小见益男、松田义雄和后藤辰五郎等三位日本教授讲授蚕丝业务课,并邀请日本著名蚕学家田中义麿博士来校设特别讲座,主讲蚕生理学、蚕解剖学、蚕遗传学等基础课。在葛的主持下,当时蚕桑系的师资和设备在农学院是比较好的,学生也比其他系多。国立东南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和第三中山大学是国内较早设立蚕桑系的两所高等学府。葛敬中出任两校的蚕桑系主任,为振兴我国蚕丝事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葛敬中还重视培养中级蚕桑技术人才。1928年春,他会同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总技师何尚平创办女子蚕桑讲习所于江苏省无锡市。翌年迁至镇江蚕种场,改名为镇江女子蚕桑学校,学制三年。参照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办学方式,镇江女蚕校实行课堂学习与蚕桑生产实习并重的方针。从创办到抗日战争中被迫解散,历时10余年,先后培养出中级蚕桑技术人才300余人。
  1934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蚕丝改良委员会,葛敬中任常委兼技术室主任。在他的主持下,委托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和镇江女子蚕桑学校开办蚕桑指导人员养成所,学制二年,共毕业学生200多人。这些技术人才散布在全国各地,为发展我国蚕丝事业发挥了促进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葛敬中回到上海出任中国蚕丝公司总经理。鉴于沦陷期间江浙等省蚕丝业遭到敌伪严重摧残,桑园荒芜,丝厂倒闭,工人失业,蚕农无以为生,葛敬中提出以辅导民营和实验示范为主的业务方针。在辅导民营方面首先向云南蚕业新村公司预订大批改良蚕种航运到江浙,为抗日战争胜利后推广饲养春蚕提供蚕种。同时又设立培育桑苗指导所,辅导农民大量增产嫁接桑苗,以满足补植新桑所需。策动丝厂、绸厂积极恢复生产,帮助解决各厂恢复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在实验示范方面,中国蚕丝公司筹办了示范桑苗圃,示范桑园,实验养蚕指导所,实验蚕种场,实验缫丝厂,实验丝绸厂,绢纺厂,以及蚕桑研究所等单位,并资助有关学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蚕桑研究。这些措施对复苏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蚕丝生产起了推动作用。
  1948年底,葛敬中脱离中国蚕丝公司,全家迁居香港不久,接受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聘请前往阿富汗指导蚕丝生产事业。1964年葛敬中去巴西开发蚕桑生产。
  葛敬中在海外期间,仍关心祖国的蚕丝事业,曾多次从国外向海峡两岸寄回不少优良蚕品种。1964年有一对品种就是由他从巴西寄给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工作的兄弟葛景贤的。葛景贤交给蚕业研究所繁育,并定名为华合东肥,经试养结果成绩特佳,成为近10余年来全国春蚕种的通用品种,体现了葛敬中萦怀祖国,献身蚕丝事业的赤子之心。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