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77年 > 2月18日 > 新疆伊犁农垦局61团场礼堂发生火灾

新疆伊犁农垦局61团场礼堂发生火灾

企鹅圆滚滚 2015-12-30
  1977年2月18日,新疆伊犁农垦局61团场礼堂发生火灾,694人死亡,161人受伤,为建国以来伤亡人数之最。
  事件经过
  1977年2月18日,正月初一。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个新年,上年秋粮又获得了少有的丰收。农场的商店特地采购了大批的鞭炮和烟花。为了给节日助兴,初一一清早,农场宣传股就通过广播通知各家各户,晚上9点在露天场放映电影《战友》。后因天气问题,转移到礼堂播放。
  这座建于1964年的礼堂,连化妆室、广播室都包括在内,总面积不过760平方米,礼堂实用面积为609平方米。长42m,宽14.52m,顶高7.2m,墙高 3.7m,有17个大窗户,7扇大、小门,屋顶是用木条插拼起来的棱形格椽,基本无梁,木板盖面,然后是两层油毛毡、三层沥青覆盖。这座礼堂,尽管室内没有固定座椅,但外景壮观,窗户别致,冬暖夏凉,也是文革中开批斗会、讲用会的主要场所。
  1975年3月,上级主管部门决定在农场召开“学理论、抓路线、促春耕现场会”,场党委对礼堂进行改造修缮。考虑到落地式大窗不适合农场使用,就用砖将17个大窗从下往上砌起来,只留0.6m×1.4m的17个无玻璃窗洞。1976年2月,在二期改造工程中,又将南北3个大门堵死,其余的门不是上锁,就是用铁丝拧住。
  在礼堂的后半部份,大约占了120平方米的面积上,堆放着近千只各式各样的花圈。从地面往上,足足2米多高。这些花圈是新疆兵团伊犁农4师霍城61团在毛泽东逝世时,在团部大礼堂开过追悼会后,留下的。按中国传统习俗,花圈要么烧掉,要么放归墓地任其自然。农场曾经想过,追悼大会开完以后,就召集各单位的支部书记们一起,把花圈烧掉。但又觉得不妥,就要政治处的同志请示上级,结果答覆是集中保管,听候处理。5个月的时间里,上级也没有明确指示,农场也不好处理。但5个月的时间,却使原来润湿的树条、苇杆、松枝干燥起来。
  在电影快结束时,在礼堂的后面,花圈堆放起来形成的斜面上,有4个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正无聊地坐在那里。坐在离花圈堆不远处的小学生赵广辉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俗称为“地老鼠”的花炮。12岁的他很轻松地划着了一根火柴,点燃了炮捻。一片耀眼的亮光飞旋了出去,“地老鼠”带着哨音钻进了花圈堆,一股火苗很快蹿了出来。
  “着火啦!”看电影的人们争相往前躲,并叫出声来。因为没有意识到随之而来的大火,这个时候还没有人往外冲想着去逃命。
  离花圈堆最近的几个成年人立即伸手去拉那个已经燃烧的花圈,但由于花圈大多为油纸扎制,本身就极易燃烧,在掀起的过程中又一下给了充分的氧气空间,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火苗瞬间迅速升腾起来,沿着表层花圈形成了高高的火柱,直刺屋顶,礼堂迅速变成了火海。
  出于生存的本能,为了逃命,很多人开始在礼堂里寻找出口,寻找逃出来的机会。但是,由于礼堂的17个大窗户被砖从下往上砌至两米多高,加上窗户口狭小,从这里逃生显然已经不可能。南北3个大门可以逃生,但又被堵死,其余的门不是上锁,就是用铁丝拧住。于是,惟一能依赖的逃生出口就是礼堂南侧只有1.6米宽的大门了。
  所有的人都朝这个大门挤来。由于很多人逃生时都带着凳子,不少凳子卡在了狭窄的门口,越来越多的人被拌倒或者堵在了门口不能出来。这时,礼堂内的银幕已经着火,屋顶上悬着的电线也开始燃烧,浓烟弥漫了整个礼堂。很快,礼堂前半部的屋顶在“嘭嘭”的炸裂声中变成了明火,木板、油毡、沥青开始坠落。
  北门靠下面的那块门,被外面的农场副业队排长等人角砍土墁砸开一个大洞。几个在前面的孩子已被拖了出去。
  农场里的人们,已经自发地拎着桶端着盆来救火。但此时,人们根本无法靠近火场。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南大门上的人们活活被火烧死。
  溶化的沥青如雨点般滴落在拥挤逃命的人们头上、脸上、身上……除了先前逃出的很少一部分人外,大多数人被火魔残忍地吞噬了。
  此后的整整一个夜晚,61团场都被泪水的狂涛冲刷着、洗涤着。惨遭不幸的人们的父母、妻儿、朋友、同事等数千人哭声震天,疯狂地冲向礼堂、运尸车、医院……
  19日凌晨,恶性火灾事故的消息便传到县、地区、州和自治区,直至北京。
  南京,由国务院抽调的1100张人造皮肤和医疗专家们,搭乘伊尔-18型客机紧急起飞。
  地区工业局,也紧急调运了100m3圆木,连夜加工成板材,运往农场。天亮以后,第一批解放军官兵乘卡车赶到,开始清理现场。
  处在最上面的一层尸体,头颅几乎全部被烧没了,肢体残缺,已成了一截一截的黑炭,有许多尸体已烧得粘连在一起。墙壁上,多处留下了人形痕迹。整个礼堂,狰狞恐怖。
  汽车运来了白布。每个尸体2m,扯一块,包裹一具尸体,然后用汽车运到学校的礼堂里,一排一排地编号,等待人们认领。后来礼堂里摆不下了,就放到教室里,甚至连课桌上也摆了尸体。
  死难的悲痛波及到农场的每一个角落。尸体清理完了以后的几天,失火的礼堂废墟里,夜夜都是高一声低一声的呼号,凄惨之极。
  起火原因
  失火的那座礼堂,不具备任何消防设施,屋顶的沥青自燃点为375℃,而有助燃时,仅为175℃,况且屋顶是全木制结构的。据事后调查,汽油发电机所用的燃料油桶,起火时也在礼堂中,从起火到屋顶塌落,一共只有半个小时左右,而消防车还远在80km以外。等消防车匆匆赶来时,礼堂已如同一个填满了燃料的巨大炉子。
  1977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这次火灾事故的指示中指出:“这场火灾,表面看是由小孩玩鞭炮引起的,但突出的反映了那里的领导思想麻痹,不负责任,制度松弛,组织涣散。平时不抓教育和防火措施,遇事又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导致小灾酿成大灾。”
  事件结果
  那个放火的小男孩张广辉,在火刚燃起来时,就知道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他很聪明,趁着前面的人们尚未惊醒之前,他已冲出了门外。后来,他在父母的陪同下,去投案自首了。1977年3月,地区批准对他实施劳教,他被送到少年犯罪教养所。解教后,去了广东。
  放映组长柯玉奎等人,被拘留了2年5个月,1979年地区批复,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听说他去了湖北。
  对此事负有责任的农场领导们,分别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调离了农场。
  对于一个只有几千人口的小团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不啻为天大的灾难:有的人家全家葬身火海,有的人家所有的孩子一个不剩命丧黄泉。活着的人悲痛欲绝,近乎疯狂,他们睁着发红的双眼四处寻找团场领导,而领导早已躲了起来。不知从哪里找到了团场的政委,愤怒的人群一哄而上,将其打个半死。那些侥幸没受损失的人家则大气也不敢出,悄悄窝在自己家里。这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伊犁 农垦局 团场

日期选择

一周趣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