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04年 > 3月23日 > 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出生

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出生

浅草 2017-02-14
\
黄自
  1904年3月23日,中国作曲家黄自出生。黄自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
  1904年3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父亲黄洪培(号济北)是黄炎培堂兄,是当地经纪毛巾厂的经理,辛亥革命后参与地方政事,1923年被选为川沙县议事会副议长和交通局副局长。母亲陆梅先,又名开群,是一位才德兼备的知识妇女。
  1910年入上海初级小学。
  1911年转入浦东中学附属小学就读。
  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入学后积极参加学校音乐社团活动,成为清华园内“大名鼎鼎之‘音乐家'”。在校学习钢琴和声乐。
  1924年秋,黄自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学校,获庚子赔款赴美留学,入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学习心理学,同时选修了乐理、视唱听写和键盘和声等音乐课程。
  1926年,荣获文学士学位,同时以“学行并茂”,被校方提名为全美优秀大学生学术荣誉组织——法·培德·嘉派学会(Phi Beta Kappa)会员。
\
  1928年9月,黄自转学至耶鲁大学音乐学校继续学习,主攻理论作曲。
  1929年以毕业作品《怀旧》序曲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并在耶鲁大学音乐学校的毕业音乐会上公演。同年8月,黄自取道欧洲游历英、法、德、荷、意等国后回国,旋即应聘为上海沪江大学音乐教授,并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兼课。
  1930 年辞去沪江大学职务,应上海音专校长萧友梅博士之聘请,任该校教授兼教务主任。学校工作之余还从事创作、理论等方面的活动,并先后担任上海工部局音乐委员、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和中小学音乐教材编订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音乐研究会委员以及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和《新夜报》副刊“音乐周刊”主编,又发起创办全部由中国人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并任团长。
  1930年12月24日,黄自和汪颐年女士在上海东方饭店结婚。黄炎培作贺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自与音专师生组织“抗日救国会”,赴浦东等地宣传抗日并为东北义勇军募捐。黄自作词谱曲创作了我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抗敌歌》(后由韦瀚章填写了第二段歌词)。同年11月9日,《抗敌歌》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并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黄自又创作了四部混声合唱《旗正飘飘》(韦瀚章词),于10月8日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旗正飘飘》成为抗战前后音乐会中的保留。
\
  1932-1935年,黄自受商务印书馆委托,和应尚能、张玉珍、韦瀚章等人,一同编写音乐教材《复兴初中音乐教科书》(全国采用),由教育着手,稳住了中国音乐发展走向。这部教材从1933年至1936年期间,续印本多达11版之多,对当时音乐教育有重要影响。
  1933年3月底,黄自率领音专师生在杭州举行了两场“鼓舞敌忾后援音乐会”,并亲自主持报幕,音乐会以《抗敌歌》、《旗正飘飘》为压轴曲目。
  1935年10月,黄自为进步影片《都市风光》创作了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由帕契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录制成唱片。
  1935年11月1日,黄自发起创办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由黄自、谭小麟任正副团长,吴伯超、李惟宁任正副指挥。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黄自辞去教务主任之职务,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和编写《音乐史》及《和声学》两部论著。
  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临终前,他对夫人汪颐年女士说:“你快去请医生,我不能就此死去,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终年34岁。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