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民俗文化 > 蛊的文化 恐怖的放蛊巫术

蛊的文化 恐怖的放蛊巫术

浅草 2016-06-07
\

 
  在所有巫术中,放蛊巫术是最为恐怖的一种。所谓的“蛊”,从字形上看,意为将许多虫子装在一个容器里,放蛊巫术就是以毒虫作祟害人的巫术。这类巫术在我国南方各地和一些少数民族中流传较广。
  要想施此巫术,首先要蓄蛊,也就是要养毒虫。在众蛊之中,金蚕蛊最为凶恶,在福建地区,养金蚕就十分普遍。民间传说,金蚕是一种无形无状的虫灵,它能够帮人做事,并且最勤于卫生,一般室内干净的人家就认为是养金蚕的人家。金蚕的具体制作方法是:选用蜈蚣、蛇等十二种毒虫,埋在十字路口,一般经过四十九日取出,存于香炉之中,这就成为了金蚕。在民间信仰当中,金蚕颇具灵性,它能使饲养者致富,但富起来的主人也要告诉金蚕亏欠多少,否则金蚕就会要求花钱买人给它吃,不然就会作祟。如果养金蚕的人家不想再养它,也可以将其转嫁出去,这就是“嫁金蚕”,其方法是将银两、香灰和花粉包起来放在路上作为金蚕的象征,贪财者便会拾取。金蚕可以致人死亡,比较常见的是七窍流血而死。在广东、广西地区,疳蛊较为常见,其制法是在端午节捉小蛇、蜈蚣、蚂蚁、蚰蜒、毒蜂、蚯蚓、蝉等,晒干后与头发研成粉末,供在瘟神像前,时间一久便会成蛊,放饮食中便可毒害人。在侗族中,癫蛊较为流行,方法是将蛇埋入土中生成菌类,用以害人成瘢。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区还有很多种不同的蛊术,多以毒害人为目的。
  施蛊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但最为常见的是将毒虫放人食物中。下蛊时有的是下毒虫本身,有的是下毒虫的粪便,还有的是下毒虫的涎沫。
  当人中蛊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有的咽喉肿胀,无法吞咽;有的胸内有积物,咳嗽不止;有的则腹部鼓胀,四肢麻木;还有的面色发黄,身体消瘦。这些中蛊的症状一旦出现,人们就会认为中蛊之人凶多吉少,因为很多人都会因此丧命。所以,人们对于防蛊和解蛊有着高度重视。防蛊的方法一般是对外人提供的饮食加以注意,并且外出时随身携带大蒜、避免饮酒。解蛊的方法比较常见的有:服用雄黄、菖蒲、大蒜煎成的水,或石榴根水,这样可以泻毒;金蚕最怕刺猬,因此还可以将刺猬人药治蛊。
  无论是施蛊还是防蛊、解蛊,都包含着科学和迷信两个方面。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放蛊巫术正逐渐销声匿迹,但还有一些人出于害人的目的,依然行此邪术。因此,人们对于蛊术还要予以警惕,以防止自己受害。
关键词: 放蛊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