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民俗文化 > 二十八宿的起源和内容

二十八宿的起源和内容

浅草 2016-06-07
\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观察的方便,将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组,即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七宿。人们通过二十八宿的位置,就可以比较清楚地观测月球、太阳以及金、木、水、火、土这五颗行星的位置变化。
  关于二十八宿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按照民间流行的说法,是在天地初开之时,天帝派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守卫人间,四兽为了完成使命,献身于天地之间。因此人们就以四兽的名称来为四方的星宿命名。实际上,二十八宿的划分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有很大关系。
  东、西、南、北四方分别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相对应,每一区域又包括众多星座。其中,东方青龙七宿是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包括三百余颗星,形状与龙相似;北方玄武七宿是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包括八百余颗星,它们组成了蛇与龟的形象;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包括七百余颗星,它们组成了白虎图案;南方朱雀七宿是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包括五百多颗星,其形象酷似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
  二十八宿的主要作用是标定日月五星位置,有时它也被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因此在中国传统天文历法当中,二十八宿具有很大影响力。
关键词: 二十八宿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