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民俗文化 > 晋剧的独特风格

晋剧的独特风格

浅草 2016-06-13
\

晋剧
  晋剧,也有山西梆子、中路梆子、中路戏等别称。晋剧因在晋中汾阳、祁县、孝义、太谷、太原等地兴起,因而得名。晋剧在自身的发展中广泛吸收了晋中地区的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晋剧是山西地区的传统剧种,其在山西中北部及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外,在河北、甘肃、陕西一带,晋剧也十分受欢迎。晋剧与“蒲州梆子”(蒲剧)、“上党梆子”、 “北路梆子”统称为山西四大梆子。
  晋剧的音乐风格既激越高亢,同时不失委婉清新。其唱腔有乱弹、腔儿和曲子(即昆曲、越调等)几种。其中乱弹又分为平板、夹板、介板、倒板、二性、流水、滚白七种,而且每种板路又有流水板、腔儿等不同变化。在演唱的时候,表演者除了运用“二音子”外,基本都是真嗓演唱,因而,晋剧表演多行腔圆润、吐字清晰。
  在晋剧表演中,其传统乐队由九人组成,以前称作“九手面”,其中文场包括二弦、三弦、四弦、呼胡,称为“十一根弦”;武场包括小锣、马锣、铙钹、梆子、鼓板。
  晋剧的行当分为“三大门”(正旦、须生、大花脸)和“三小门”(小旦、小生、小花脸),各行都有各自的专工戏。例如:须生的经典剧目有功架戏《三劈关》、《出棠邑》,唱功戏《困铜台》、《渭水河》;正旦的唱功戏包括《假金牌》、<白蛇传》;大花脸唱功戏有《明公断》、《沙陀国》等。
关键词: 晋剧 戏剧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