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民俗文化 > 吊脚楼建筑的特色

吊脚楼建筑的特色

浅草 2016-05-27
\

吊脚楼
  吊脚楼也称“吊楼”,是我国西南地区壮族、苗族、水族、侗族、土家族等的传统民居样式,在鄂西、湘西以及贵州地区分布也比较多。
  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形为最佳建筑地点。后来人们开始讲究朝向,或坐东向西,或坐西向东。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范畴,但它与一般的干栏式建筑有所不同。典范的干栏式建筑应该是全部悬空的,而吊脚楼则为半干栏式建筑,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了一边靠在实地上与正房相连以外,其余三边都悬空,靠柱子支撑。由于山势高低各异,因而吊脚楼的柱子也长短有别。吊脚楼有很多优点:高悬地面有利于通风干燥,又能够有效地防御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以存放杂物。
  吊脚楼通常为两层,也有的为三层。除了屋顶以瓦覆盖外,其余部分完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子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为一体,尽管不用铁钉,也十分坚固、牢靠。
  吊脚楼的底层不住人,主要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第二层是人们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卧室外面是堂屋,这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平时就围着火塘吃饭。由于堂屋十分宽敞,同时又有窗,因此特别明亮,通风也好,一家人通常在这里做手工活和休息。此外,堂屋也是主人待客的地方。
  有的吊脚楼设有三层,第三层透风干燥,宽敞明亮,除用作居室外,还可以隔出小间用来储粮。
  吊脚楼种类繁多,其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单吊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人们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其特点是,只有正屋一边的厢房悬空,下面用柱子支撑。
  平地起吊式的主要特征是房屋建在平坝中,按照地形,本来不需要吊脚,可是却偏偏将厢房抬起,以木柱支撑。木柱所落地面与正屋地面平齐,从而使厢房高于正屋。
  双吊式,也叫“双头吊”或“撮箕口”,是在单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在正房的两头都有伸出的厢房。
  四合水式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将正屋两侧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为一体,形成四合院的结构,两个厢房的楼下作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必须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入正屋。
  二屋吊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就是在普通的吊脚楼上再加盖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
关键词: 吊脚楼 壮族 苗族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