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民俗文化 > 西递村民居建筑特点

西递村民居建筑特点

浅草 2016-05-27
\

西递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以东的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目前,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民居大约有三00余处,多为三间及四合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以及建筑结构的精巧,在国内实属罕见,因此这里被游客、学者们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村庄”、 “古民居建筑的宝库”。
  据史书记载,西递村的始祖是唐昭宗李哗之子,他因为遭遇变乱,所以逃匿民间,改姓为胡,在这里繁衍生息,并逐渐形成聚居村落。这里自古文风昌盛,到了明清之际,一些读书人弃文从商,获得巨大成功,于是大兴土木,建房、修祠、架桥、铺路,将这里建设得十分气派。历经数百年社会变迁,虽然半数以上的古代民居、祠堂、牌坊、书院已经毁坏,但仍保留了大量古民居,从而在整体上保留了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
  西递村四面环山,有三条溪流从村东、村北流遍全村后在村南的会源桥处汇聚。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形成了船形结构,村落四周有上百亩良田环绕,远远望去,别有一番滋味。西递村以一条纵向的街道以及两条沿溪而建的道路为基本骨架,构成了以东西为主、向南北延伸的街巷体系。所有的街巷都是用黟县特产的青石铺成。巷道、溪流和民居的布局十分合理,使得村落空间变化极具韵律感。在主要道路的基础之上,四十余条保存完整的古巷弄辐射全村。村中的住宅多临水而建,既有雕刻精细的八字大门楼,又有高耸的马头山墙。此外,曲折的墙面,形态各异的石雕漏窗以及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水井、石凳、石板桥,也都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原有特征。
  西递村古民居外表比较简朴,出于防盗的需要,墙面大多以封闭的外墙围护,对外的窗户较少,常以黟县青石镂空雕成花卉或几何图案装饰。大门主要用黟县青石做框,上面镶嵌着门罩,多用砖石雕刻而成,题材一般为花鸟虫鱼或历史场景,寓意深刻,精美绝伦。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房间内梁、枋、斗拱、隔扇以及凭空窗上的雕刻,雕工细腻,十分精美。建筑上木雕、石雕、砖雕并存,由于三雕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因而被人们称为“西递三绝”。
  无论是在建筑布局、建筑技术还是在装饰工艺上,西递村古民居的成就都是非常巨大的。2000年11月,西递村作为我国最典型的古村落类型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
关键词: 西递 西递村民居

日期选择

一周趣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