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民俗文化 > 道教的早期流派太平道的发展

道教的早期流派太平道的发展

浅草 2016-05-30
\

太平道张角
  太平道是道教的早期流派之一,产生于东汉末年。
  东汉灵帝时期,巨鹿人张角奉事黄老道,自称大贤良师,利用《太平经》传播道教,招收弟子,以跪拜认错、符水咒语等方法为人治病,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张角派弟子八人使于四方,欲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徒众猛增至数十万,遍布幽、冀、青、徐、扬、荆、兖、豫八州。此后,太平道依照军事组织形式,设有三十六方,小方六七千人、大方万余人,各立渠帅统领徒众。由于汉末自然灾害频繁,朝廷腐败,豪强横行,百姓流离失所,因此张角的一些主张深得人们的拥护。张角顺应时势,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率领教徒反抗汉朝统治。起义者均头戴黄巾作为标志,故名为黄巾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粱为地公将军,张宝为人公将军。起义军焚烧各地官府,攻占州郡,势如破竹。朝廷马上派遣重兵围剿,经十个月的激战,张角病死,张粱、张宝阵亡,黄巾起义以失败告终。此后,太平道余众依旧在各地继续活动,直至被曹操降服以后,该组织活动日趋隐蔽,主要流行于民间。
  如今,河北的许多地方仍有一些从事太平道的修行者。每年的正月和二月,邯郸、邢台、衡水一带的许多农村还会举行为期三天的醮会祭神活动,规模较大的通常会请在家的太平道修行者诵经祈祷;如果有人去世,人们也会请太平道修行者前来超度诵经。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