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的中国上海,是五卅运动的导火线。上海爱国学生因在租借发传单,抗议日本资本家镇压工人罢工、打

事件简介 事件资料 相关人物
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的中国上海,是五卅运动的导火线。上海爱国学生因在租借发传单,抗议日本资本家镇压工人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一百多人被英国巡捕逮捕。当日下午,万余群众聚集英租界巡捕房,要求释放学生,谁知英国巡捕竟然开枪扫射人群,造成13人当场死亡,多人受伤。
  五卅什么意思
  卅是三十的意思,五卅就是5月30日,五卅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
  五卅惨案经过
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
  5月14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为抗议日本资方无理开除工人再度罢工,日本资本家开枪打死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打伤10余名工人,激起上海工人、学生和市民的强烈愤怒。同时,在上海的帝国主义者提出有损中国主权,打击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四提案”(增订印刷附律,增加码头捐,交易所注册及所谓“取缔重工法案”),该决定于6月2日在上海纳税外人会上通过,引起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上海各阶层人士的强烈反对。
  2月,日商内外棉纱厂第八厂推纱间发现一名童工尸首,胸部受重伤十余处,是被纱厂日籍管理员用铁棍殴打死亡,工人们目睹惨状,群情大愤,全体罢工。后经上海总商会出面调停,日厂主答允不打骂工人,同时每两周发放工资一次,工人即恢复工作。5月间日本各纱厂男工屡起风潮,竟将男工尽行开除,换为女工,这一来引起22家工厂的大罢工。由上海各团体调停,以改良工人待遇,发还储金为条件恢复工作,不料内外棉纱厂第八厂又开除工人数十名,工人不服,推举代表顾正红等八人向厂主交涉,在交涉中发生争执,日人突然开枪射杀顾正红,其余七人受伤,受伤工人向公共租界工部局请求援助,工部局不仅不予以公平处理,反而控以扰乱治安罪名,这一来群情更为愤激。
  5月30日学生联合会分派多队在租界内游行讲演,当天下午,一部分学生在南京路被捕,其余学生及群众共千余人,徒手随至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英捕头爱伏生竟下令开枪向群众射击,当场死学生四人,重伤30人,租界当局更调集军队,宣布戒严,任意枪击,上海的大学校竟遭封闭,这就是“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全国震动,北京学生第二天即响应,全国各大都市学生也先后罢课,风起云涌,进行反帝国主义示威运动,民意沸腾。
  当夜,中共中央立即召集会议,决定扩大斗争规模,号召上海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以抗议英帝国主义的大屠杀。在共产党人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等的领导下,31日晚上海有组织的20余万工人成立了上海总工会,并选举李立三为委员长。6月1日,上海全市的总罢工、总罢课和总罢市开始了,其中包括20余万工人的总同盟罢工,5万学生罢课,绝大部分商人参加罢市。
  6月7日,由上海总工会、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推举代表,组成“工商学联合委员会”,提出了惩办凶手并赔偿、取消领事裁判权,永远撤出驻沪的英、日海陆军等17项交涉条件。同时运动继续发展和扩大,北京、天津、南京、青岛、杭州、开封、郑州、重庆等全国各大城市和几百个城镇的人民,纷纷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通电,捐款,表示支援,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并得到国际工人阶级的支援。
  五卅惨案死了多少人
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当场死亡的13人名单:
  何秉彝,上海大学学生
  尹景伊,同济大学学生
  陈虞钦,南洋附中学生
  唐良生,华洋电话局接线生
  陈兆长,东亚旅馆厨工
  朱和尚,洋务职工
  邬金华,新世界职工
  石松盛,电器公司职员
  陈光发,包车行车匠
  姚顺庆,琴行漆工
  王纪福,裁缝
  谈金福,味香居伙友
  徐落逢,小商贩
  五卅惨案的意义
  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往期回顾

  • 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而他的统治时期也被称为“光武中兴”。刘秀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措施,让东汉称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详细]

    光武中兴

    时间:2016-05-17
  •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是一种隔绝本国人民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此外也有保护本土经济文化的考量。然而,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最终被西方列强用鸦片、大炮打开了国门,开启了中国人民百年噩梦[详细]

    闭关锁国

    时间:2016-05-17
  •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朱棣夺取皇位的一场政变,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主要是因为建文削藩引起的。靖难之役对明朝历史有着深远影响,被评为影响明朝历史走向的“三大案”之一[详细]

    靖难之役

    时间:2016-05-18
  • 王莽新政

    公元8年,王莽篡汉称帝,实行新政,进行全面改革。然而王莽新政却不能挽救西汉走向衰亡的步伐,反而进一步激化矛盾,最终赤眉、绿林起义,新朝灭亡可想而知。[详细]

    王莽新政

    时间:2016-05-17
  • 七国之乱

    汉景帝发生了一场七国之乱,它是一次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的对抗,最终七国之乱被平定,西汉诸侯王势力基本清除,中央集权得以巩固。[详细]

    七国之乱

    时间:2016-05-18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是一场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从最初的北京学 [详细]

    五四运动

    时间:2018-05-11
  • 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发生于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拥立明英宗复辟的政治事件。明英宗等人轻易就成功 [详细]

    夺门之变

    时间:2018-06-01
  •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从西晋灭亡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百余年时间里,中国大地动荡不已,它也是首次外族成功入侵中国,中国北方沦陷,胡人对华夏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详细]

    五胡乱华

    时间:2016-05-18
  • 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是在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开创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大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为后世留下深远影响。[详细]

    汉武盛世

    时间:2016-05-18
  • 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剿灭韦氏集团、李旦复辟的一场政变,之后,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势力则更加庞大。唐玄宗即位后发动兵变,杀了太平公主,才结束了中宗以来的混乱局[详细]

    唐隆政变

    时间:2016-05-18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