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战史资料 > 汀泗桥战役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汀泗桥战役吴佩孚并未亲自督战

汀泗桥战役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汀泗桥战役吴佩孚并未亲自督战

非我族类 2017-10-10
\

 
  汀泗桥战役是北伐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是国民军北伐战略的重要一环。这场战役若胜,北伐军便能打开武汉的道路,湖北境内的军阀将被肃清。作为敌方的吴佩孚当时在武汉督军,所以并没能亲临指挥。
  一九二六年五月,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征战的征途中曾在咸宁的汀泗桥、咸宁县城、贺胜桥与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军队进行过激烈战斗。其中的汀泗桥战役威震中外,闻名寰宇,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北伐战争由叶挺独立团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日奉命进入湖南,增援唐生智部而拉开序幕。七月九日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当时国民革命军的军事力量与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三大军阀相比,显然是敌强我弱。据此,北伐军采取了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的战略部署。于是,国民革命军入湘作战,攻克湖南以后便迅速形成挺进湖北、直逼武汉的态势。
  为了打开通往武汉的道路,肃清湖北境内的军阀,国民革命军分几路军向武汉进逼,其中以共产党人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从湖南进入湖北后,从蒲圻的中伙铺、官塘驿一带一直追敌至咸宁汀泗桥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史称汀泗桥战役。
  汀泗桥镇是当时粤汉铁路线上的一个小镇,当年的汀泗桥镇以汀泗河为界,河西属蒲坼县,河东属咸宁县,解放后为了便于市政建设和管理统一划归咸宁县管理。汀泗桥镇是咸宁的南大门,也是通往武汉的必经要隘,镇东有一片比较陡峭和起伏连绵的山岗,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名叫塔脑山,敌军的阵地就设在这片山岗之上。汀泗河蜿转曲折自西南向北斜穿汀泗桥镇,沿山岗西脚流过,时逢大水,全镇三面均被洪水包围,水深港阔,甚至街道部分路面亦被洪水淹没,人要通过尚需涉水而行,这样就为敌军阵地西面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这里可以通向敌军阵地的仅有自西向东北之粤汉铁路的一座铁桥,但又被敌人的火力严密封锁,难以逾越。在敌人阵地,汀泗河流经这里,当时因涨洪水,也是一片汪洋,这一形势又成为敌军阵地北面之屏障。但在敌人阵地之东南两面,地势较高,并未淹水,尽管敌军有居高临下之便,北伐军需要冒仰攻之险,但毕竟无隔水之难,北伐军还是可以在此布阵向敌人发起进攻。所以说就敌军的阵地而言并非三面环水,以往的一些史书均把汀泗桥镇的三面环水与敌军阵地也是否三面环水混为一谈实属误解。不过,敌军阵地虽然不是三面环水,但是其阵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堪称天险,这是不容置疑的。
  为阻止北伐军向北挺进,敌军在汀泗桥一带集中了两万兵力,其中包括从湖南汩罗、岳阳一线溃逃下来的残部,也有从平江、通城一线溃逃下来的敌军,亦有从武汉增援过来的敌人。史书称汀泗桥战役吴佩孚亲自督阵应为不实,大量史料佐证,汀泗桥战役的过程中,吴佩孚当时在武汉,并未到达汀泗桥。
关键词: 汀泗桥战役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