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杨玄感】杨玄感兵变_尺素和杨玄感

杨玄感

人物简介   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也是隋朝末年将领、大臣,最早起兵反隋炀帝的贵族首领。杨玄感官任礼部尚书、柱国,封爵楚国公,与隋炀帝有着杀父之仇,又屡遭杨广猜忌而不安。大业九年春,杨玄感利用隋炀帝出征高句丽之际起兵造反,进围洛阳,但最终兵败,让弟弟杨积善杀了自己。

人物生平
  父子同列
  杨玄感,是隋朝司徒杨素之子。杨素曾协助隋炀帝夺取皇位,平定汉王杨谅的叛乱,因功勋受封假楚公,位至司徒。
  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他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因父亲杨素的军功,位至柱国,与杨素都是二品官,上朝见皇帝时,父子同列。
  后来隋文帝杨坚让杨玄感官品降一级,杨玄感拜谢说:“没料到陛下如此宠爱我,让我在公廷上得以表示对家父的尊敬。”刚授任郢州刺史时,他一到任,偷偷安排很多耳目,看看官吏们是否能干。那些有政绩和贪污行为的,即使只有一点点事,也会知道,往往揭发其事,没有敢隐瞒欺骗的。吏民敬服,都说他很能干。后来转任宋州刺史,因遭父丧离职。
  欲废立威
  一年多后,杨玄感担任鸿胪卿,袭爵为楚国公,升任礼部尚书。杨玄感虽然生性骄傲,但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大多到他门下。杨玄感自因累代尊贵显赫,有大名于天下,朝中文武百官,大多是他父亲手下的将吏;又见朝纲渐渐紊乱,隋炀帝杨广又一天比一天爱猜忌,他心中不安,于是与诸弟谋划,准备废掉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
  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他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当时隋炀帝喜欢征讨,杨玄感想立威名,偷偷求取将领。他对兵部尚书段文振说:“玄感我世代承受国家大恩,得到的宠爱超过了应得到的,如不立功于边塞,何以塞责?如边疆有风尘之警,我要执鞭于战阵之中,立点小功劳。明公你是主管兵革的,我冒昧地把心思告诉您。”段文振把杨玄感说的话告诉隋炀帝,隋炀帝夸奖杨玄感,对群臣们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这话真不假。”于是赐给杨玄感缣彩数千段,对他礼遇更加隆重,杨玄感经常参预朝政。
  起兵反叛
  大业九年(613年)春天,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命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督运粮草。当时,隋末农民战争已经爆发,义军遍布各地。杨玄感于是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隋炀帝所在的部队断粮挨饿,因此常常逗留,不按时发运粮草。隋炀帝军缓慢下来,派使者来逼促。杨玄感扬言说:“水路有很多反贼,不可前后而发运。”他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都随军到辽东,杨玄感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六月,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将从东莱入海,前往平壤城,部队还未出发。杨玄感无法号令众人,于是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杨玄感于是进军黎阳县,关闭城门,大搜男夫。于是用帆布作牟甲,设置官署,都按开皇年间(581年―600年)的办法来办。他又送文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李密自长安应召至军,为杨玄感谋主。杨玄感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部众近万人。李密认为:北据幽州,断隋炀帝后路,为上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为中策;就近攻洛阳,胜负难测,为下策。杨玄感以下策为上计,将引兵从汲郡(今河南淇县东)渡河,围攻东都洛阳。唐祎到了河内,跑到东都报告杨玄感谋反之事。越王杨侗、民部尚书樊子盖很害怕,调兵防御。修武县百姓一起守住临清关,杨玄感无法过河,于是在汲郡南渡黄河,随之叛乱的人有很多,犹如街市一般。
  进逼洛阳
  几天之后,驻兵于上春门,人数达到十几万。樊子盖命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抵抗,裴弘策战败。鏶、洛的父老乡亲们竞相送牛送酒,慰劳杨玄感。杨玄感屯兵于尚书省,经常向众人发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众人都很高兴,到他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都有数千人。杨玄感还给樊子盖写信,说明利害关系,希望樊子盖能归顺于他,然后率军进逼东都洛阳。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洛阳。卫玄用步兵、骑兵二万,渡过鏶、涧来挑战,杨玄感假装失败。卫玄追赶他,这时杨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卫玄的前军全被消灭。几天后,卫玄又与杨玄感交战,两军刚交战,杨玄感就让人大呼道:“官军已经捉住了杨玄感了!”卫玄军稍稍松懈下来,杨玄感与几千骑兵乘机进攻,卫玄军于是大败,只带了八千人逃走。
  兵败自杀
  杨玄感骁勇力大,每次作战,他都亲自挥舞长矛,身先士卒,呼叫叱咤,众敌莫不震骇。人们把他比作项羽。他又善于安抚、带领部队,士兵乐意为他拚死效力,因此战无不胜。卫玄军一天天蹙迫,粮食殆尽,于是全部上前决战,阵地就摆在北邙。一天之中,交战十几次。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被流箭射死,杨玄感稍稍退却。樊子盖又派兵进攻尚书省,又杀了几百人。隋炀帝派武贲郎将陈棱在黎阳进攻元务本,武卫将军屈突通驻扎在河阳,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又来增援。杨玄感请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李子雄说:“屈突通晓习军事,如一渡过黄河,那么就胜败难定了。不如分兵拒守黄河。屈突通过不了黄河,那么,樊子盖、卫玄就失去了援兵。”杨玄感认为可行,将分兵赴黄河拒防屈突通。
  樊子盖知道他的计谋,几次进攻他的军营,杨玄感不能前进。屈突通于是渡过黄河,在破陵驻军。杨玄感分为两支人马,西面抵抗卫玄,东面抵抗屈突通。樊子盖又出兵,于是大战,杨玄感军频频败北。杨玄感又请计于李子雄,李子雄说:“洛阳的援军到了,我军屡败,不可久留。不如直入关中,打开永丰仓,以赈济穷人,三辅可指挥而平定。占据粮仓,再向东争夺天下,这也是霸主之业。”刚好华阴的各位杨姓请求当向导,杨玄感于是放弃洛阳,西取关中,扬言说:“我已破了东都,要夺取关西去了。”宇文述等部队跟在后面追击。到了弘农宫,父老们拦着杨玄感说:“弘农宫兵力空虚,又有很多粮食,容易打下来。这样,进可绝敌人的粮食,退可占取宜阳的地盘。”杨玄感同意,留下攻弘农宫,打了三天,打不下来,追兵于是追了上来。杨玄感往西到了阌乡,上盘豆,布阵连绵五十里,与官军且战且走,一天几次战败。又在董杜原摆下战阵,诸军进攻,杨玄感大败,独与十几个骑兵在林间逃跑,将奔上洛(今陕西商县)。
  追兵追到,杨玄感叱咤一声,吓退追兵。到了葭芦戍,杨玄感窘迫,独与其弟弟杨积善步行。他自知难免一死,对杨积善说:“事情失败了。我不能让人杀辱,你可杀死我。”杨积善抽刀砍死杨玄感,然后自己自杀,但自杀未死被追兵擒获,与杨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隋炀帝的行宫。在洛阳将杨玄感分尸,并暴尸三天,又把他的肉切成一块一块,放火焚烧。余党全被平息。杨玄感的诸弟义阳太守杨玄奖、杨万硕、杨民行皆被杀。公卿请求把杨玄感的杨姓改为枭姓,隋炀帝下诏同意。
 
杨玄感有孩子吗
  历史上没有记载杨玄感是否有子女。
 
尺素和杨玄感
  一个是司徒府上的主子,一个是司徒府的奴才,按照常理来说他们不会有过多的交集,但是当杨玄感变成战奴之后,一切都有了可能。原本在尺素第一次见到杨玄感的时候就喜欢他了,所以在开始照顾杨玄感之后更是对其尽心尽力。
  杨玄感和尺素他们之间是没有两情相悦的,杨玄感没有在清醒的时候爱上尺素,在他变成战奴之后更加不会。对杨玄感来说尺素是亲人,是妹妹,却不是爱人。当尺素在他怀里去世的时候,他哭了,这些泪水是伤心,失去亲人的伤心。
  尺素的存在改变了杨玄感,也温暖了杨玄感。她是杨玄感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女人,也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女人而已。这就是作为司徒府暗人的悲哀,但是对尺素来说她已经很满足了,尺素陪杨玄感走过了很长的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不离不弃,在尺素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她感到幸福了。杨玄感为尺素哭,只为感恩,尺素为杨玄感,却倾注了全部的爱。
 
杨玄感兵变
  杨玄感兵变是隋末中国最大的混战之一,时间是在公元613年六月至八月,历时两个月。
  杨玄感起兵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据可考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杨广与他有杀父之仇不可不报,其次是隋炀帝的统治使得整个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于是在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的时候,杨玄感发生了叛变。并与李密密谋会商,随后李密给他提出了相应的计策,可惜杨玄感最终采取了下策,即打下东郡,俘获百官的家属以取得战争的胜利,于是杨玄感率兵向洛阳出发。
  但在进攻河内时受到汤唐伟的抵抗,使其久攻不克,拖延了时间。后在修武县受阻,不得不从智卫县南渡黄河。杨玄感带领的部队虽然在武器装备,粮食储备等方面都不如隋军,但是由于他们士气高昂,最终直逼洛阳,围困东都。杨广审时度势,在收到叛变信息后,迅速将征高丽的主力撤出,围困杨玄感的部队,使杨玄感兵变失败。
  杨玄感起兵后,余杭民刘元进等也举兵响应,对隋统治集团造成了大分裂,贵族官僚子弟如观王杨雄子杨恭道、韩擒虎子韩世谔等四十余人都来军中,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等也与他通谋。杨玄感起兵给隋政权震动很大,隋炀帝闻讯后仓惶从辽东撤军南下。杨玄感屯兵洛阳城下,久战不克,隋援军到来,杨玄感腹背受敌,被迫西撤,为追兵所及,大败,奔上洛(今陕西商县),八月初一日(8月21日),死于葭芦戍。杨玄感起兵为时虽短,但它标志着隋朝统治阶级的分裂,严重削弱了隋统治势力,促进了农民起义。
 
历史评价
  杨素:“此儿不痴也。”
  李密:“决两阵之胜,噫呜咄嗟,足以詟敌,我不如公。揽天下英雄驭之,使远近归属,公不如我。”
  魏徵等《隋书》:①“玄感宰相之子,荷国重恩,君之失德,当竭股肱。未议致身,先图问鼎,遂假伊、霍之事,将肆莽、卓之心。人神同疾,败不旋踵,兄弟就菹醢之诛,先人受焚如之酷,不亦甚乎!”;②“体貌雄伟,美须髯。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③“及长,好读书,便骑射。”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