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壮烈的9位古代英雄人物
秋恋 2015-08-05

商鞅车裂而死
五马分尸的商鞅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异军突起,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一步步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商鞅遂遭到政敌的迫害,车裂而死,全家亦被杀害。
点评:秦国因改革强大了,统治者一边享用着改革果实,一边为了平息既得利益者的怒气而把改革者五马分尸,中国历代改革者的命运大抵如此。
如果商鞅学会妥协他就不会 “不得好死”,但如果他妥协了也就没有富国强兵的“商鞅变法”了。可叹商鞅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错过了“及时闪身他国”的良机,为老子(秦孝公)效力,却死在了儿子(秦惠王)滚滚车裂下。
成也萧何败萧何的韩信
西汉初期,有人向刘邦老婆吕后告发大将军韩信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萧何设计以庆贺平叛胜利为理由,骗韩信进宫。韩信一进宫,就被吕后以谋反罪名杀于长乐宫钟室。
被“清君侧”的晁错
晁错死在自己得意门生汉景帝刘启的腰斩屠刀下。从提出削藩策开始到正式宣布战争,再到七国之乱形势严峻,晁错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国家、为国家的主人也就是他的学生景帝呕心沥血,付出一个忠心不二的臣子该做的一切。然而,他却想不到,为了平息众怒,稳固自己的地位,他所引以为傲的徒弟,在重重压力之下,决定用他的死妥协藩王。
功败垂成的关云长
用兵攻魏穷追猛打,不屑交吴两面受敌,用人不当麻痹大意,突遭偷袭败走麦城,一代忠勇化身死在自己最鄙视的“吴狗”刀下。
在“三国归晋”之前,本来蜀汉刘备是有机会一统华夏的。但致命的败笔就在关羽北伐失利、痛失荆州上。这是一幅多么好的一统天下画卷,当时机会也出来了,可惜毁在刚愎自用的关羽手中。
枉死风波亭的岳飞
正在北伐有望成功之时,南宋小朝廷皇帝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回朝复命。遂未加正常审判,将民族英雄秘密处死于临安风波亭。“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是这位民族英雄最后的遗言。
千古一叹,忠勇品质固然可嘉,但愚忠害人,已是泪洒千年。
瓦岗军创始人翟让
翟让是隋末农民起事中瓦岗寨首任寨主。魏公李密加入瓦岗军,翟让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视李密为密友。但心理阴暗的李密以怨报德,翟让被李密用计杀死。
作为第一个带领人马杀下山去反抗朝廷的瓦岗军首领,翟让无疑是个让统治者惊心动魄的英雄。可是过多的匹夫之勇、意气用事使翟让失去了成为一代开国之主的良机,更致命的是他所托非人,看错朋友害了性命。
卫国英雄袁崇焕
明代卫国英雄袁崇焕,文武全才。宁远之役,名震天下。国以 “长城”誉之。但外虏反奸,明帝崇祯自毁长城,以凌迟处置。愚民食肉,拍手称快。
如果不是对昏庸无道之君过于迷信,如果对加害有所察觉而拥兵自重按兵不动,岂会白白断送了性命?又岂会让后金铁蹄肆意屠城?倘袁公不死,“甲申三百年”历史或可重写!
被出卖的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之首谭嗣同,为协助清帝光绪推行新政游说军机大臣袁世凯“勤王”,其时袁世凯慷慨表示誓死效忠皇上,却旋即出卖谭嗣同,变法遭慈禧太后的残酷镇压,谭嗣同被捕入狱,北京菜市口遇害,就义时年仅三十三岁。
被害的宋教仁
执意“议会”文制总统的先驱。正当国会选举中获多数、着手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之际,遭当时已成为大总统的袁世凯所忌、在上海火车站被袁贼派人刺死。死时年仅三十二岁。
为一个官僚而不是政治家的袁世凯劣迹斑斑,却总是有些仁人志士对他一厢情愿地寄予希望。宋教仁是中国近代史上值得景仰的一位“文人英雄”。如果他早早看清袁世凯、与孙中山并肩讨袁,袁世凯未必敢要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