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李宗仁简介 李宗仁与白崇禧的故事

李宗仁简介 李宗仁与白崇禧的故事

新之助 2015-12-30
\

李宗仁
  李宗仁曾任民国代总统一职,所率领的桂系也是一支生力军,因而在近代史上具有一定地位。他与白崇禧二人,时人称之为“李白”,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李宗仁简介
  李宗仁,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李宗仁与白崇禧
  英雄相惜,桂系人气甲军阀
  1908年,李宗仁、白崇禧考入广西陆军小学,此期间,他们之间并不熟悉,但意味着一段历史开始生长。
  李宗仁与白崇禧正在陆小读书时,1911年辛亥革命的炮火中断了他们的学业,他们提前走上了革命之路,这一年,李宗仁20岁,白崇禧18岁。
  1921年,旧桂系军阀沈鸿英成为广西霸主。彼时,李宗仁和陆小同学黄绍?,各自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1922年,李、黄联合,随后,白崇禧加入“李黄阵营”,自此“新桂系三雄”聚首。李宗仁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白崇禧的情形:“他身穿整洁的西服,谈吐彬彬有礼,头脑清楚,见解卓著。”在与白崇禧一番坦诚交谈之后,李宗仁便认定他是可以生死与共的兄弟。
  1924年,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实力大增,足以同旧桂系的沈鸿英、陆荣廷抗衡。这一年,李宗仁意气风发,白崇禧一战成名。6月,白崇禧率主力与陆荣廷的骁将韩彩凤大战于上雷、大茂桥,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伤亡惨重。为击败韩彩凤,白崇禧与沈鸿英约定夹击韩部。然而,见双方伤亡惨重,沈鸿英露出了军阀本性,心想你们拼命吧,剩下一个,我再吃掉。
  得知沈鸿英的阴谋,白崇禧心生一计,让通信兵把三方电话线绞在一起,然后给沈鸿英部队打电话,约定两军何时合击韩军。韩军窃得情报,韩彩凤信以为真,先发制人攻打沈鸿英,结果两军大战一场。白崇禧趁机率军出击,韩彩凤腹背受敌,狼狈撤军,白崇禧大获全胜。几个月后,白崇禧又以沈鸿英部1/6的兵力,迂回背后,将其击败。至此,广西大势已定,时年31岁的白崇禧因此获誉“小诸葛”。
  1925年夏天,李宗仁、白崇禧率兵击退云南军阀的进攻后,统一了广西。难以想象,3年前他们还只是中下级军官,转瞬便成了新的主宰者。之后3年,桂系一路凯歌,地盘“从南面的镇南关到北面的山海关”,建立起横跨四省的“桂系帝国”,风光一时无两。
  北伐结束后,蒋介石为了加强统治,准备从桂系手中抢夺地盘,此举招致李宗仁、白崇禧的不满,蒋桂矛盾日益尖锐化。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大败桂系。1929年6月,李宗仁通电下野,与白崇禧先后逃往香港,潜回广西。时隔3年,桂系重新崛起,彼时,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蒋桂握手言和。
  身处贫穷落后的广西,桂系却发展成了足以抗衡国民政府的地方实力派,靠的就是桂系三雄戮力同心。桂系三雄并立,但黄绍?、白崇禧却尽力辅佐李宗仁,全无半点儿争权夺利之念,在军阀割据的年代实为罕见。时人赞曰:“桂林山水甲天下,桂系人气甲军阀。”
  反共反蒋,毛泽东另待“李白
  除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桂系的兴衰史,就是一部反共又反蒋的历史。
  表面上看去,李宗仁对蒋介石毕恭毕敬,可在骨子里却完全是另一回事。1925年5月11日,蒋、李第一次见面时,李宗仁对蒋介石的印象就很不佳,说他“劲气内敛”、“心狠”。后来,李宗仁在广州珠江颐养园与白崇禧聊天,又对他说:“古人有句话,叫‘共患难易,共安乐难’,像蒋先生这样的人,恐怕共患难也不易!”
  李宗仁对蒋介石的这些评语,显然是发自内心的。因此,两人从相识那天起,到彻底决裂前,始终存在着不大不小的缺口、又疼又痒的矛盾。
  李宗仁的思想,一多半是从白崇禧的脑袋里批发出来的。民国史上两度出现的蒋去李来之局,均出自白崇禧之手。1927年8月,宁汉分裂,武汉政府组织“讨蒋军”进逼南京。招架不住的蒋介石只得向李宗仁求援,但李宗仁不买账,婉转批评蒋介石“不宜以个人地位而牺牲党国大计”。
  蒋介石自知地位难保,不过,他还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便试探李、白道:“武汉不依不饶,我也想趁此休息一下。”他本以为会听到挽留的话,没想到,白崇禧却冷冰冰地说道:“总司令如果真需要休息,我也赞成,否则徒然掀起一个政治大风浪,那就大可不必了。”
  动不动就玩这一手的蒋介石,气得差点儿背过气去。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初掌大权。然而,不到3个月,李宗仁便支撑不起了。1928年2月,蒋介石复出重掌大权,蒋桂继续斗法。
  1948年,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阻挠竞选副总统。竞选大会召开时,蒋介石在官邸内听广播。当广播员报告李宗仁依法当选时,蒋介石盛怒之下,一脚把收音机踢翻,气喘如牛。当晚,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此非只政治上受一重大打击,而且近受桂系之侮辱,亦从来所未有者矣。”
  蒋介石很快就给予了还击。总统就职典礼的头天晚上,李宗仁问蒋介石穿什么服装,蒋介石道:“非常时期,你我又都是军人,当然要穿军装了。”结果到了第二天,蒋介石却穿了长袍马褂,颇有长者之风,而军装笔挺的李宗仁,则像是领导身边的一个勤务兵。
  蒋李双方,你来我往,互相较劲。结果是,李宗仁再次占了上风,国民党却走向了末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第三次下野,由李宗仁出任国民政府代总统。蒋介石是被共产党打回老家的,也是被李宗仁、白崇禧逼到这步田地的。徐蚌会战,黄维兵团被围,蒋介石十万火急地急调白崇禧的2个军增援,但白崇禧硬是不从。徐蚌会战一败涂地,“小诸葛”紧接着发来电报,光明正大地逼宫,要求和共产党和谈。蒋介石一听这话,气得急火攻心,共产党能与他这个头号战犯和谈吗?这不是明摆着要逼他下野吗?
  下野后,蒋介石仍在背后掣肘,致使李宗仁政府打也打不赢,和也和不成。“你拆我的台,我拆你的台,终将国民党的台拆散”。后来,有人总结蒋桂斗法时说:“蒋桂间的矛盾,是国民党内部的最主要矛盾。桂系失利,蒋氏王朝奠基;桂系得势,蒋家天下旦夕间分崩离析。”
  对于桂系,毛泽东是另眼相看的。桂系屠杀过共产党人,围剿过红军,还是皖南事变的主要祸首之一。但在共产党公布的国民党战犯名单的初稿中却没有桂系将领。毛泽东为何“偏爱”桂系?
  蒋介石打共产党打得太狠了,桂系斗蒋介石也斗得够狠。毛泽东心头揣着两本账,明白越是把桂系和蒋系分开,蒋介石就越孤立。如果李、白能够归顺共产党,江南就可不战而得。
  然而,桂系最终还是倒向了蒋介石。毛泽东终于明白了,桂系第一要务是反共,第二才是反蒋,桂系反蒋是为了生存、自保,只是在客观上帮助了共产党。于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大名出现在国民党战犯名单的终稿之上。
  “李白”分家,天各一方命不同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进入南京城。李宗仁没有飞往台湾,而是去了美国。他知道,如果去了台湾,他将一无所有,甚至连性命都难保全。
  但与李宗仁合作了27年的白崇禧,却最终去了台湾。当时,蒋介石来信邀请白崇禧到台湾,并允诺去台后“自有重用”,还派专人送金砖到海口,说是发给白崇禧华中部队的军费,以示恩惠。白崇禧不敢贸然去台湾,派人先行赴台,打听政治行情。得知蒋介石、陈诚都希望他去台湾,共商“戡乱救国”大计后,白崇禧坚定了赴台的信心。
  白崇禧的至交何遂曾向白崇禧进言:“上将回台,必难免一死,应乘机起义,响应共军。”白崇禧回答:“我自追随蒋公北伐以来,殆逾二十载,既处遇顺境,亦处遇逆境,一生一世历史第一,我必对历史有所交代,生死利害,在所不计,君勿为此喋喋也。”
  李宗仁流亡美国,白崇禧赴台,桂系三雄中不堪战乱的黄绍?,早在国共和谈破裂之时便赴香港,后又通电脱离国民政府,前往北京。当年抱成一团的桂系三雄,如今却分别身处纽约、北京、台北,天各一方,命途各异。
  白崇禧赴台是一项轻率的决定。他曾多次与蒋介石斗争,蒋介石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之所以没有立刻对他下手,是因为他还有牵制李宗仁的作用。白崇禧这一进入台湾后,就再也没能离开。
  1965年,李宗仁夫妇冲破重重阻挠,抵达北京。李宗仁回国的消息传到台湾,白崇禧如闻晴天霹雳。他痛苦地对人说:“德邻投匪,我今后在台湾,更没有脸见人了。”
  次年,蒋介石即对白崇禧这个让他恨得牙根痒痒的夙敌下了毒手。桂系从此烟消云散。

关键词: 李宗仁 白崇禧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