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刘志丹简介 刘志丹和习仲勋的故事

刘志丹简介 刘志丹和习仲勋的故事

新之助 2016-01-05
\

刘志丹
  刘志丹烈士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与习仲勋的革命情谊一直以来都被人们传为美谈。
  刘志丹简介
  1903年10月4日,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丁镇,名景桂,字子丹。
  1922年,考人榆林中学,与魏野畴、李子洲等共产党员教师交往甚密,深受民主、进步思想熏陶和影响。
  1923年,当选为榆林中学学生自治会长,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进步活动。同军阀井岳秀等封建势力作斗争。
  1924年,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接任书记。
  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
  秋,被党组织派往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学习。
  1926年初,入军校四期步兵科第一团二连学习,不日转入炮兵科。北伐战争开始后,刘志丹参加了北伐誓师大会。
  10月,于黄埔军校毕业,被派往冯玉祥国民军联军工作,任第四路军政治处长。在马鸿逵部建立了政治机关,进行新式训练,使这支部队成为攻打军阀刘镇华,解围西安,东出潼关,配合北伐的一支劲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刘伯坚、邓小平等共产党员被“礼送出境”。后在中共陕西省委从事秘密交通工作。
  1928年1月,陕西省委派刘志丹与唐澍、谢子长到达洛南县,参与以中共党员许权中为旅长的陕军新编第3旅的起义组织工作,任参谋主任。
  不久,率一批干部到豫陕边界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培训赤卫队骨干。
  4月,参与领导了以新3旅为骨干力量的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
  5月,震惊西北的渭华起义爆发,刘志丹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渭华起义失败后回到陕北,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在召开的中共陕北特委红石峡会议上,他提出了著名的通过白色、灰色、红色三种形式开展武装斗争的策略。
  1929年7月,刘志丹出任省委候补常委。后到陕甘边界从事兵运工作,领导创建了南梁游击队。
  1930年前后,刘志丹、谢子长在陕甘边界一带开展革命活动。
  1931年10月,和谢子长等将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不久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先后任副总指挥、总指挥,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学习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开辟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
  1932年1月,刘志丹任西北反帝同盟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大队队长。
  2月,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先后任总指挥、三支队队长。
  年底,红二十六军二团成立,任政治处长、参谋长,领导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左”的错误领导下,红二团南下失败,刘志丹等辗转回到照金,出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参谋长。
  11月后,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参谋长、师长。
  1934年5月,任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刘志丹的正确指挥下,红四十二师与红军游击队密切配合,打垮了国民党陕甘当局对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的“围剿”,在陕甘边界十多个县的广大农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35年2 月,西北工委、西北军委建立,刘志丹先后出任西北工委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前敌总指挥,统一指挥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在领导第二次反“围剿” 斗争中,率领红军先后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六座县城,使红色根据地扩大到东临黄河,南到淳化、耀县,西接庆阳,北抵长城的广大区域,使陕甘、陕北两块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主力红军发展到5000多人,游击队扩大到4000余人。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组成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劳山战役。
  10月初,西北根据地发生严重错误的肃反,刘志丹等被捕人狱,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过问下获释,先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红军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西北军委委员等职。
  1936年3月,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由罗峪口附近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迭克敌军。
  1936年4月14日,在攻打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时牺牲,年仅33岁。
  193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追悼大会,沉痛哀悼刘志丹将军。毛泽东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为志丹县。
  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刘志丹将军移陵公祭典礼,朱德、任弼时致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党、政、军领导为其题词,表达了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对刘志丹将军光辉一生的崇高敬意和高度评价。
  1993年,为纪念刘志丹同志诞辰90周年,江泽民同志题词:“学习刘志丹同志的革命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6年,刘志丹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
  2003年9月28日下午,经中共中央批准,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刘志丹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曹刚川出席并发表讲话。
  
      刘志丹与习仲勋的故事
  刘志丹与习仲勋:亲如兄弟的革命战友
  1928年,习仲勋在学校读书时,已是共青团员。当时他虽只有15岁,但因参加了学生反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学潮,当局即拿他是问,押送西安关入监狱。在狱中他正式转为共产党员。8月他被保释出狱。这时反动当局正在“围剿”渭华起义军民,通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刘志丹(当时名叫刘景桂)。群众传说刘志丹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虽然敌人撒下了天罗地网,但刘志丹仍然能神出鬼没于敌人营垒之中。习仲勋从敌人的通缉令和保章的字里行间也看出刘志丹是一位非凡的领导者,不禁产生了敬仰之意,更为他的安全担心。
  刘志丹比习仲勋长10岁,谈吐文雅。他的坦诚,一下子消除了习仲勋的敬畏之心,产生了对他的信任,也好像见了久别的兄长,详细地说了自己的革命经历,期望刘志丹的指导。
  1932年,习仲勋在甘肃两当举行兵变,失败后到了耀县照金地区。这时刘志丹率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正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习仲勋马上去见他。刘志丹率部队离开时,把自己的特务队(警卫队)交给了习仲勋,说:“这些同志可作为发展游击队的骨干,有了枪杆子,才能巩固政权。”此后在这里建立了陕甘边根据地。习仲勋曾任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党团书记,由一位雇农任主席。
  卖骡子换枪,刘志丹的革命之路
  “不知有家的人。”刘志丹的夫人同桂荣这样描述刘志丹。1921年两人结婚,15年婚姻中只相处5年。1929年刘力贞出生。
  刘力贞的祖父刘培基开始不同意刘志丹革命,后受影响,卖了骡子换枪给他。刘志丹把刘力贞的二叔、三叔,甚至家里的长工都带到游击队。家中没有男劳力了,刘培基只得带儿媳干农活。1934年2月,敌人抄家,听到风声的刘力贞全家提前分头逃避。她家东西被抢光,房子被付之一炬,祖坟被掘地数尺,打开棺材,焚尸扬灰。刘力贞的一个叔叔和她的二姑父被抓去杀了。
  习仲勋任“主席”,刘志丹向其“立正敬礼”
  习仲勋担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时,刘志丹是陕甘边区军委主席。有一次,要出一个布告,习仲勋决定用刘志丹的名义来发,刘志丹说:“就用政府主席习仲勋的名义。”习仲勋说:“我没有影响,没有力量。”刘志丹说:“我们自己要扩大我们政府的影响。要树立政府在人民中的威信。” 有一天,刘志丹正给军政干校学员讲话,看见习仲勋来了,马上喊了一声“立正”“敬礼”,并请习主席讲话,习仲勋一时被弄得不知所措。刘志丹对学员说:“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政府,一切都要服从政府法令。不能以军压人……”
  听闻刘志丹牺牲,习仲勋悲痛欲绝
  习远平称,志丹伯伯牺牲的噩耗传来时,父亲正在环县工作,当时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父亲在几十年后还难以忘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对刘志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赞誉刘志丹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而周恩来为刘志丹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关键词: 刘志丹 共产党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