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段祺瑞与吴清源斗棋 蒋介石曾拜段祺瑞门下

段祺瑞与吴清源斗棋 蒋介石曾拜段祺瑞门下

山南慕北 2016-01-12
段祺瑞打台球

段祺瑞打台球
  辛亥革命中段祺瑞在客观形势的推动下,思想确实有了转变,赞成共和,并以实际行动加快了形势发展的进 程,不能笼而统之称他是袁世凯篡夺政权的“帮凶”。而在生活中,段祺瑞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段祺瑞与吴清源斗棋
  民国的段祺瑞,生平有一特殊嗜好,就是下围棋。平心而论,这位北洋之虎,围棋下得确实有水平。民国初期围棋事业的兴盛,与他有直接关系。据说陈毅曾经有言:“段祺瑞的一生干了很多坏事,但对围棋还算干了些好事。 ”
  段祺瑞的棋艺到底有多高,现在我们不可能说得很准确。不过,根据各种回忆和介绍来看,那是相当地有水平。对此,恐怕不需要质疑,因为有多种回忆录可以互相校正。
  问题是,段祺瑞对他自己的棋艺能不能准确地自我评价?根据相关资料来看却未必。因为他执掌重权,人见人怕,那些同他下棋的常客,都会不露痕迹地让着他,所以他很少输棋。再加上他真懂棋道,久而久之,他对自己棋艺的估计就会逐渐看涨。从各种回忆录说老段“输不起”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一个常赢的棋手,要他承认水平不高就太困难了。
  中国棋圣吴清源在11岁时,有人引见他同段祺瑞下棋,少年不知天高地厚,把老段杀得大败,导致老段生了一天闷气不愿见人。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老段对自己的期许甚高。不过,老段输棋后却做事大方,此后每月资助吴清源一百大洋学费。
  段祺瑞资助棋童的事做得光彩,却难以校正他的自我评价,毕竟他总是赢棋的一方。即便他内心知道别人故意输棋,也会因为缺乏准确的评价标杆而高估自己。对于领导人来说,这种自我评价的偏高很值得引起重视。如果遇上缺乏自知之明的领导人,自我评价就有可能恶性膨胀。曾经当过江西省副省长的胡长清,能写一笔好字。于是,卖书法就成了他的生财之道。时间一长,他也就以书法大家自居了。直到东窗事发判处死刑,他还乞求活命,理由是“我还可以为书法事业作出贡献”。自我评价到了这个程度,只能无言以对。
  一般情况下,能当领导,总是有一些本事的。但是,权力在手,做事成功就多了几分推力。取得突出成绩,自我评价就有开始膨胀的可能。如果上下左右多几分赞扬吹捧,加上一些部下不露声色的“让棋”,稍微不谨慎,就可能真会自封为国手。比如,因为在领导岗位上,整个组织的成就包括下属的成就也会变成自己的成就,获得的荣誉又反过来证实了自己的非凡才能,非凡才能再带来更大的荣誉。经过这么几轮循环,能够真正保持低调的人不多。所以,领导人对这种情况需要特别警惕。必要时,还可采取某些制度化手段来唤醒自知之明。假如段祺瑞每天都让一个真正的高手如吴清源杀败自己一局,那么头脑就会清醒许多。
  蒋介石曾拜段祺瑞门下
  政坛失意固然让老爷子心情郁郁,但最令他伤心和难过的,恐怕还是眼看着北洋一步步地走向历史的尽头,而自己却无能无力——1928年,北伐军攻入北京,由南方发动的新一轮“武力统一”取得胜利,曾经盛级一时的北洋时代终告谢幕。
  就在诸事不顺之际,突然有人给段祺瑞寄来了一封信。信是以一个学生的口吻写的:“老师可记得送入日本士官学校的学生中,有一个蒋志清否?那就是我……”
  段祺瑞当年在保定筹办军校时,确曾选送学生去日本学军事,但他的学生那么多,哪里还记得一个“蒋志清”?再看下去,才知道“蒋志清”原来就是写信人、现任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想到自己培养出来的后辈居然成了新政权的领军人物,而且在得以大红大紫后仍不忘乃师,这令段祺瑞大为欣喜,以后常对人说:“蒋介石是我学生。”
  1928年秋,蒋介石第一次到北平(即北京)。当时段祺瑞的侄子段宏纲居住在北平,且与蒋介石的幕僚吴忠信认识。经吴忠信介绍和陪同,蒋介石与段宏纲相约在北京饭店见了面。
  一见面,蒋介石就对段宏纲说:“我亦保定陆军学堂学生,段先生是我的老师。”接着便询问了段祺瑞的起居生活情况。
  随后,蒋介石对吴忠信说:“我因公务繁忙,不能前往天津看望段先生,请你代表我去。”当天下午,在段宏纲的陪同下,吴忠信到津谒见段祺瑞。
  返回北平后,吴忠信向蒋介石进行了报告。得知段家生活确很困难,蒋介石马上让人给段祺瑞送去两万元。在以后的三四年内,他还向段祺瑞赠送过几万元生活费,段家的生活问题遂得到了解决。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