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

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

新之助 2016-01-18
\

宋徽宗赵佶作品
  北宋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当时“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完备。前有两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书法传承;后有盛唐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的辉映。更有当代书法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的佳作。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赵佶不仅善画,书法亦是卓然成家。宋徽宗赵佶在书法上的学养和悟性极高。
  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
  他独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瘦金体”。笔道瘦细有弹性,运笔挺劲犀利,自有一种秀美洒脱的风骨。“瘦金体”举为“瘦筋体”,以“金”易“筋”,只是人们对赵佶“御书”的珍重。
  赵佶的“瘦金体”独具特色,瘦硬中寓于腴润之致。这种书法艺术完全融合了赵佶本人的风格气质。在创作“瘦金体”之初的时候,当时年轻的赵佶,才情横溢,风华正茂,而且又是未来的一国之君。即骄纵又矜持,即放逸又束敛。这一切用在书法上就造成了咄咄逼人的“瘦金体”。又因为他擅长工笔画。更喜欢硬笔之弹力.表现在书法上,则线条如张弓之弦。其形曲折,其势迅捷.其意则踌躇满淼。书画两种艺术的融合、互借,构成了瘦金体的特有魅力。其代表作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贴》、《夏日诗贴》、《欧阳询张翰贴跋》等等。
  赵佶的“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记载:“ 徽宗定鼎碑,瘦金书。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 元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 浦城 周仪轩 运同,家藏旧画,卷首有宣和瘦金书‘ 唐李昭道海天旭日图’九字一条,下有御押。”赵孟頫这样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瘦金书”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这种瘦筋的字正适合题在他的工笔画上,与画笔相呼应。他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把书法与绘画做了很重要的融汇,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并影响后世而绵延于今。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
  赵佶的书法中有画意。有人说他的字“点如菊,撇捺似兰,横直如竹,虽字亦画。”陈邦彦在《宣和诗卷》后的题跋云“宣和书画超轶古今,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迳,行间如幽兰从竹,冷冷作风雨声,真神品也”。可见赵佶的书法富有诗情画意,足与李煜的“金错刀”书法相媲美。因而赵佶的书法是自立门户,融画法于书法于一体。中锋重顿“鹤膝”,收笔现于“坠尾”,铁划银钩,纵横飘逸,俊秀清雅,因而有仙鹤翻飞之姿,彩蝶翩跹之态。他的画,凡签名及题句、题诗、题跋都用“瘦金体”书法,和他的绘画作品极相配合调和。有人认为赵佶的书法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格局,是和他画花鸟画有关,因为这种字体跟花鸟画的趣味极为相同。画翎毛花卉需用长锋而细的笔。画好后顺便题款,久而久之字体变为瘦,写多了自然变为风格别致的瘦金体。这种秀劲的字体,一点一划都有特殊的风骨,和工丽的画面配合更显得“相得溢彰”高雅绝俗。在内容上特别讲究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认为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幅好画就是没有文字的诗。
  虽然赵佶的书法艺术以?“瘦金体”为主要代表。但是赵佶的草书艺术也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尤其是他的《掠水燕诗纨扇》和《草书千字文》,而《掠水燕诗纨扇》更能体现他在草书方面的艺术成就。这是一幅以“瘦金体”入草,又别具风韵:“不像行书正书那样‘有瘦无肥’。而是瘦肥相间,纵逸萧朗。在用笔上,明显可见轻重的变化。并不一味追求“瘦”;线条挺劲飞动,铺毫提按顿挫,有怀素之笔意,具山谷之墨情,鸾翔凤翥,极尽变化。“由此可见,赵佶的草书功底十分深厚。他能以“瘦”字见称,又不失“圆润”,完全是以一种十分愉快的心情在入作。让欣赏的人也好像能感觉到当时的挥笔之豪情,可谓是一代草书大师。
  不论是赵佶那挺劲犀利、秀丽飘逸的“瘦金体”。还是他那炉火纯青、洒脱自然的草书,在中国历史的书法中都是独树一帜的。以帝王书法家称呼他,他显然是毫不为过。

关键词: 宋徽宗 赵佶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