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郭沫若为什么说胡适是“战犯” 郭沫若为什么执着于乾陵?

郭沫若为什么说胡适是“战犯” 郭沫若为什么执着于乾陵?

山南慕北 2016-01-29
郭沫若

郭沫若
  郭沫若在中国诗歌史上,在中国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辉煌的、巨大的。郭沫若早年留学日本,会说汉语、俄语、德语、日语、英语等语言。
  郭沫若为什么说胡适是“战犯”?
  1954年~1955年,在全国大规模进行的一场批判胡适的运动中,郭沫若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胡适是“头等战争罪犯”。然而,我从中共中央的文献里却查不到胡适被正式定为战犯的证据。194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提出了一份共43人的战犯名单,里面根本没有提及胡适。那么,为什么胡适被人说成是战犯呢?
  1975年,我去拜访与胡适有密切关系的著名学者钱端升先生。当我谈到,在中共中央文献里胡适从未被定为战犯,何以郭沫若会认为他是战争罪犯呢?钱先生说,很可能是地方小报有过此类说法,遂被一些人当作根据。后来,我得到一份解放区的小报,这个问题才终于得到解决。这份小报是“太岳版”的《新华日报》。
  1949年1月29日的该报第一版左下部有这样一篇报道:《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广泛欢迎毛主席声明,热烈讨论战争罪犯名单》。报道称:“对于去年12月25日中共某权威人士所提出的战争罪犯的初步名单,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正在纷纷议论。有人说,这个名单中的43人,一个也不冤。更多的人感觉名单遗漏了许多重要战犯。例如……许多学生和教授们认为,名单中必须包含重要的战争鼓动者胡适、于斌和叶青。”
  这场增补战犯名单的讨论令某些人印象深刻,在大批判的高潮兴起时,人们难免头脑发热,对“敌人”上纲上线越高越好。遂将未经正式认定的“战犯”头衔,加到了胡适的头上。
  郭沫若为什么执着于乾陵?
  建国以来,为揭开乾陵深藏地下的千年悬案,郭沫若先生积极主张发掘乾陵,希望能看到乾陵内的典籍文物,解决唐史以及历史学家为武则天翻案的一些疑问。
  郭沫若认为,乾陵内应该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金轮集》10卷、武后的画像、上官宛儿的手迹等都可重见天日。郭沫若之所以对乾陵发掘如此积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于王羲之《兰亭序》帖的历史悬案。那么,这又是怎样一个悬案呢?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危之时,嘱咐儿子(高宗李治),要把《兰亭序》帖带进棺材里去。李治遵从父命,用玉匣装着《兰亭序》藏在唐太宗的昭陵里。于是,这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珍品,便被掩埋在地下了。但到了后来,五代军阀耀州刺史温韬派人盗挖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从此以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积毕生心血给后世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真迹便失去了下落。
  如今我们看到的,都是唐代虞世南、褚遂良、马承素等人的摹本和临本。然而,郭沫若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兰亭序》帖其实埋藏在乾陵里面。李世民临死前将《兰亭序》真迹交给了继承皇位的唐高宗李治保存。
  据《述圣记碑》所述,李治书法遒健,生前尤喜收集,临终遗嘱把他所藏的书字都埋在墓内。唐高宗继位后不几年,权力被皇后武则天篡夺,《兰亭序》真迹也被武则天据为己有。不过武则天在死时,没有将《兰亭序》帖留给儿子,而是作为陪葬品埋入乾陵。
  遗憾的是,由于技术条件不够成熟,郭沫若先生并没有实现发掘乾陵的愿望。因此,乾陵至今也没有被人挖掘过。所以,乾陵里面的秘密只能留给后人了。我们相信,乾陵打开的那一天,许多历史悬案一定会被解开。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