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孙中山后人在台湾极其委屈?孙中山后人不愿呆台湾

孙中山后人在台湾极其委屈?孙中山后人不愿呆台湾

浅草 2016-09-12
\

 
  提要:孙科在“流亡”美国期间,台湾的蒋介石一直对其不闻不问。国民党驻美外交机构与孙科也无任何往来。偶尔前去探访的,也是孙科在内地时代的故友。
  1949年12月10日,随着蒋介石从成都乘飞机逃亡台湾,“国民政府”也从内地彻底消亡。
  孙科穷困潦倒回台湾
  孙中山之子孙科虽然辞去了“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职务,但他一直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49年7月改为“中央非常委员会”)常务委员。蒋介石不但没有通知在香港的孙科去台湾,还一再阻挠他赴台。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任“总统”。此后,社会上又风传孙科将赴台湾出任“副总统”。但很快,台湾的报纸就出现了大量攻击孙科的报道,有关方面对他来台更是竭力防范。孙科意欲申请赴美国,但台湾当局又以种种理由不给他发放护照,无奈只得留在香港。直到这年秋天,孙科才得以携夫人陈淑英经印度、希腊赴法国居住。两年后,孙科夫妇迁居美国,和在那里的子女团聚。
  孙科在“流亡”美国期间,台湾的蒋介石一直对其不闻不问。国民党驻美外交机构与孙科也无任何往来。偶尔前去探访的,也是孙科在内地时代的故友。1961年,陈诚以台湾“副总统”身份访美,也没有专程前往探访孙科,只给他打了个电话而已。
  在美初期,孙科和家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他们夫妇一直和次子孙治强一起生活,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只能依靠儿女的小额接济过日子,所以生活越来越清苦。有人解释说,孙科宁愿自己拼斗过生活,也不寻求蒋介石的帮助。当时的一家华文媒体曾报道称,“一幢简陋的平房,没有地毯,没有仆人,凡事自己动手,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今却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富足,他的家中,到处都是书籍。”
  其实真正了解孙科的人知道,他内心是很凄苦的。不仅生活上拮据,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漂泊感”也在与日俱增。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孙科的一些“知心”故旧开始为他回台多方活动。1962年10月,台湾当局“立委”刘崇龄向“行政院”提出质询,要求当局主动邀请孙科返台。“行政院”在请示蒋介石后回复说:“政府非常欢迎哲生(孙科)先生回国。”
  1964年,由台湾出资,在美成立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并推举孙科任董事长。此后,孙科与台湾官方机构才重新建起了联系。1965年10月29日,孙科搭机从美返台,在台北松山机场受到蒋经国及2000余人的欢迎,场面之盛令孙科潸然泪下。
  按说,曾经担任行政院长等高级职务的孙科,应该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或“补偿”。但事实并非如此。回国后,他先是担任“总统府”高级咨议这一虚职,后才有机会担任一段不长时间的考试院院长。1967年,孙科出任东吴大学董事长,直到1973年9月13日在台北病逝。
  孙家第三代的“告别”
  与孙科夫妇一同回台湾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孙治平和孙治强。但他们在台湾的境遇与其父相比,更是“每况愈下”。
  孙治平返台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电视公司副董事长、联合发展企业公司董事长等职。孙治强在台湾一直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仅担任过“中央信托局”及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职。
  到了晚年,孙治平和孙治强兄弟处境迥异,受到媒体关注。上世纪90年代末,台湾媒体以《孙中山之孙要在纪念馆前设摊》为题,披露了孙治强“因经济困难上书李登辉请求改善待遇”的窘况。澳门媒体报道说,孙治平看到政治前途无望,转向精心理财,已拥有价值不菲的股票,生活过得比较宽裕。1980年,他转往香港定居。
  孙治平和孙治强的子女也都先后定居海外。最后孙家人只有孙治强独居台湾。由于经济十分拮据,为了方便治病,孙治强曾长期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附近租屋居住。
  孙治强在古稀之年曾于1992年和1993年两次回内地,不仅回故乡翠亨村瞻仰祖父的故居,还游览了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2001年夏,孙治强不顾年迈体弱,抱病赴美参加儿子孙国升的大学毕业典礼,不幸于7月4日因心脏病突发撒手异域,享年86岁。至此,台湾再也没有孙中山的后人。(萧师言)
关键词: 孙中山 孙科 台湾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