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黄永胜称彭德怀批斗会太残酷 黄永胜为什么从没赞过聂荣臻

黄永胜称彭德怀批斗会太残酷 黄永胜为什么从没赞过聂荣臻

山南慕北 2016-09-23
\

黄永胜
  1981年1月25日,黄永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然而他在参加彭德怀批斗大会时,直言太残酷了!
  黄永胜称彭德怀批斗会太残酷
  八届十一中全会前,林彪主要管军队,和江青之前并不来往。林当了接班人后,由于工作关系,和江青的往来才逐渐增多。开始时,叶群往江青哪里跑的很勤,常把江青的话当圣旨来听,认为江青的话代表主席的意思。林彪则始终坚持一点,只要你不插手部队,其他事都好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但是中央文革的权利越来越大,开始直接插手军队的文革,支持军队的造反派。江青也更加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林彪开始对江青不满了
  应该说,当时知道林彪对江青不满这一情况的范围是非常小的。只有黄、叶知道林的一些想法,开始邱和李都是不清楚的,因为黄、叶、吴参加中央文革碰头会时,对于全国的工作,他们会在一起议论。在探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难免要议论到江青。这样,林的一些想法,父亲他们就知道了。林彪也明确交代,要支持总理的工作。
  文革前,父亲和江青只是有很一般的接触,对她没有多少了解。父亲在广州时,江青去过几次。当时是中南局书记陶铸负责接待,让她住在给主席准备的房子里。他嫌院子里树上的知了太吵,就对陶铸抱怨。陶铸跟我父亲说:怎么办呀?父亲说:好办,派警卫部队去粘。于是,就派了警卫战士拿着竹竿粘知了。粘了几天,多数都粘走了,不叫了。但江青又提意见了。因为她住的那个小岛靠着珠江,晚上江面有船通行。有的船往来回鸣笛,江青又嫌鸣笛吵。于是,赶紧通知所有航行的船,晚上不许鸣笛。可有的船是从广西过来的,不知道啊,又鸣笛了。结果,江青又找陶铸闹。后来,一直到丁盛当司令员,江青去广州还是如此。
  那时候,父亲就觉得,她的要求太过分了。那是航道呀,怎么连鸣笛都不让拉呢?即便是主席的夫人,也不能这样呀!比主席还难伺候,父亲不高兴,就跟母亲说。母亲就跟我唠叨:江青这个人真难伺候,连船都不让人家走,多耽误人家运输啊!那时候,父母对江青的感觉,就是觉得这个人太特殊,太难伺候,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接触。应该说,父亲对江青态度上是尊重的,生活上是尽量照顾的。父亲对主席特别崇敬。正是看在主席的面子上,他对江青尊重,但是敬而远之。
  其实,我父亲那个层级的干部,跟主席的生活还是隔得太远,也不了解。父亲只有在开会的时候,像五一、十一上天安门,给主席敬个礼,主席问一问而已。下面的封疆大吏,不知道上面的情况,更不知道中南海里面的事情,也没人跟他们讲主席和江青关系这些事情。军队的人住在中南海里的,只有朱老总和陈老总两个人,军队的大部分干部、甚至包括林彪在内,对毛和江的日常生活也是不了解的,对他们的政治关系更不了解了。所以,文革前和文革初期,父亲没有进入军委领导层之前,对江青出于礼貌是尊重的。1966年2月,江青在上海主持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报纸上就开始宣传江青是文化大革命的旗手。这个帽子是谁给戴的?肯定不是林彪给戴的,能够上中央的报纸,应该是中央的负责人。江青既然当了旗手,成了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领导了文化大革命,又是主席夫人,人们对他就另眼相看了,觉得她不简单。
  随着陶铸、王任重的问题出来后,父亲就感觉不能理解了。出于对主席的热爱,他在文革中拼命想跟,却怎么也跟不上。对造反派冲击公检法、国防部、中南海,把老干部往死里整等等,父亲都看不惯、不赞成。第一次在工人体育场斗彭德怀、黄克诚、罗瑞卿等人时,几个老帅和杨成武、肖华等都出席了,也让我父亲一块去了。他回来对我说:太残酷了,怎么能这样呢!都是革命几十年的老同志了,犯了错误也不能这样啊!以后再有这样的批斗会,他就拒绝出席了。
  父亲是军人,性格比较直,面对江青的飞扬跋扈,有时他敢于顶撞。“二月逆流”前,在京西宾馆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江青也在会上讲了话。会上,各总部、各大军区和军兵种的高级干部对文革依然很不理解,对中央文革支持造反派冲击军队的做法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父亲就说了:江青同志应该听毛主席的话,中央文革应该听毛主席的话。甚至还为此拍了桌子。
  黄永胜为什么从没赞过聂荣臻?
  黄永胜看不起政治主官
  黄永胜从1927年9月起就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不折不扣的三湾嫡系。在战争年代最主要的3个上司中,罗荣桓可以说是黄永胜革命道路上的领路人,黄永胜一生都十分尊敬他,曾写了不少早年追随罗荣桓参加革命的文章,可谓情真意切。林彪更是黄永胜敬佩的人,解放后,曾有人问黄永胜一生中最佩服谁?黄永胜想都不想,随口就说:“林总,跟他打仗最爽。”
  聂荣臻是黄永胜多年的老领导,甚至比林彪和罗荣桓领导黄永胜时间更长,但黄永胜与聂荣臻却相对隔阂,因为在合作中有过许多不愉快。
  黄永胜打仗异常剽悍,而且出了名的狡猾和灵活,但个人英雄主义的毛病非常突出,在部队常常独断专行,大骂士兵是常事。1928年年初,红军打下了遂川,黄永胜率部担任筹款任务,由于宣传不到位,土豪纷纷躲起来。黄永胜大怒,将遂川地主的房子烧了一大半。罗荣桓得知后,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黄永胜。这就是典型的黄永胜特点。另外,黄永胜打了胜仗往往不懂得谦虚,好显摆,常常看不起同级政治主官,这点尤其为重视政治工作的聂荣臻看不惯。
  聂荣臻多次批评黄永胜
  1932年底,邓华担任红12军36师政治委员,而师长就是不久前从中央特务营营长任上调来的黄永胜。1933年6月,藤田整编时,红36师改编为红一军团一师三团,黄永胜任团长,邓华当政委。可是,两人个性都太强,矛盾重重,结果事情反映到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那里,经过和林彪协商后,邓华调往红二团当政委。
  1937年8月,八路军三原改编,黄永胜任685团团长,又是邓华当政委,两人大吵一架,黄永胜气得拍桌子狂吼:“什么事都由你政委说了算,还要我这个团长有什么用。”结果是黄永胜去独立团当副团长。
  平型关战斗一结束,黄永胜出于对聂荣臻派他到独立团担任副团长不满,再加上不服气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在和杨成武等商量后,带领两个连去了晋东南打游击。聂荣臻知道此事后,马上派人找到黄永胜,命他将部队带回来,劈头盖脸地大骂了他一顿。鉴于黄永胜打了两个胜仗,两个连300多人不到一个月就发展到600多人,就没深究他的过错。
  许多资料都曾记载,在抗日战争后期,黄永胜曾和一个漂亮的地主女儿热恋过,但他当时已经同项辉芳结了婚。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黄永胜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因此受到过聂荣臻的严厉批评。黄永胜感到脸上无光。
  黄永胜不给聂荣臻留面子
  基于以上种种,可以想见,黄永胜怨恨上了聂荣臻。后来,聂荣臻犯了两大错误(一是1946年初,聂荣臻盲目相信中美军调小组签订的和平协议,认为未来不会发生战争,在晋察冀军区大裁军,使晋察冀部队由原先的20多万裁减到不足10万,其中有不少抗战时期的英雄部队;二是1946年7月至9月大同集宁之战,聂荣臻率领拥有优势兵力的华北军区部队同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展开反抢占的战斗,结果被兵力少的傅作义部队打得溃不成军),一时部队怨声载道,都说聂荣臻不会打仗,身为多年下属的黄永胜丝毫没给聂荣臻面子。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历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科委主任等职。而黄永胜则紧跟林彪,先后出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长、军委办事组组长,是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权倾一时。在1968年初的“杨傅余事件”(空军领导杨成武、傅崇碧、余力金被迫害入狱)中,黄永胜曾批判聂荣臻是“华北山头主义”的总后台。
  据说,1971年发生林彪叛逃的“九·一三”事件后,很久没露面的老帅们开会,黄永胜一反常态,早早站在门口迎候。徐向前走来,黄永胜迎上去问好,徐向前未予理睬。聂荣臻来了,黄永胜又迎上去,并解释此前聂帅在北戴河疗养时,自己为何没去看望。聂帅说:“划清界限嘛!”黄永胜十分尴尬。
  1971年冬,在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上,聂荣臻发言说:“林彪为抓军权,培养他的死党……总参是黄永胜,他根本没能力当总参谋长,但林彪认为只要忠于他就行。”
  基于这么多的主客观原因,黄永胜自然不会颂扬他的老领导聂荣臻了。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