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朱德拒绝家乡改名“朱德县” 朱德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

朱德拒绝家乡改名“朱德县” 朱德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

山南慕北 2016-10-10
朱德

朱德
  朱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革命岁月中为国家民族付出巨大努力与贡献,建国后又长期担任解放军总司令职位,是军中最高领导人物。
  朱德拒绝家乡改名“朱德县”
  1951年,四川老家派代表到北京看望65岁的朱德。代表们见到朱德后真诚地提出:仪陇县委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把仪陇县改名为“朱德县”。朱德听后赶忙说:“我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被打死的普通士兵而已,荣誉功劳应归功于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中央早就决定不能以个人名义改地名,我不能破这个例。”
  代表们犯了难,说大家是以“朱德县建县委员会”名义征得了40万仪陇县群众的同意,请愿书都带来了。朱德加重语气说:“这件事你们办错了。我委托你们代劳,慢慢再做老乡们的工作。国家现在最要紧的是发展生产、改变落后面貌,坚决不能图虚名。”
  在朱德坚持下,仪陇县没有更名。1959年,为接待外宾,仪陇县委把朱德家人住过的几间瓦房稍事修整,建成“朱德同志旧居陈列馆”。朱德在1960年回家乡时发现后说:“不要搞这个了,在这里办所学校,让娃娃们念书,现在就改,好不好?”
  回到北京,朱德一直关注此事。后来听说学校办起来了,但只有一个班,朱德就说:“少了,多办几个班嘛。”县委书记解释说:“天天有人参观访问,得留几间房子陈列展品。”朱德严肃地表示:“我感谢仪陇县委、各级党组织和故乡人民。但那个陈列馆必须建成学校,请尊重我的意见!”
  朱德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
  一、领袖是“毛朱”,“朱”之前不存在另外的“二把手”
  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实事,近年拍摄的反映战争年代的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各根据地(或解放区)党的会议室、作战室,在群众集会的高大建筑物上,游行队伍中,在解放军入城仪式上,总会看到两幅巨幅领袖画像,那就是朱德和毛泽东。大家参观党的“七大”“七届二中全会”等会址,也会看到主席台上也挂着两幅领袖画像,同样是朱德和毛泽东。若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查看过去留下的一些历史影像资料片,从中可以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从上世纪30年代末期到1954年,中国共产党有两位领袖:那就是朱德和毛泽东,而不是别的任何人。
  二、历史上只有“朱毛红军”,不存在影视里的“毛周红军”
  稍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朱德和毛泽东是人民军队的两位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朱毛二人领导军队的时间、指挥作战的次数、在军队的地位、作用、影响都是其他领导人不能相比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只有“朱毛红军”“朱毛共军”一说,而无“毛周红军”“毛周共军”之称。
  三、朱德是久负盛名的“军事大家”,不是某些编剧笔下的“无能将军”
  作为我军惟一的总司令,最高统帅朱德不仅指挥和指导了许多战役,而且他的许多军事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国革命战争。如军事战略上的游击战争战略、积极防御战略、抗日的持久战战略、“将敌后方变前方”的敌后游击战略等。战术上的“秘密,迅速,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有把握的仗就打,没把握的仗就不打”、“十六字诀”、抗战时期的十大战术、解放战争时期的攻坚战术等,还有在建军、治军上的一些思想。毛泽东提出如“人民战争”、“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运动战”“十大军事原则”等一般也都是朱德实践在前,毛泽东总结在后,或者朱德已经有了朴素的论述,毛泽东则进行了完美的总结增补。所以,即使在“文革”中朱德遭受批判的时候,陈毅都曾说过:“军队这几十年,还不都是按老总的那一套在搞?”显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和骨骼,就是朱德的军事思想!
  四、朱德是我军名副其实的最高统帅,不是“空头司令”
  在战争年代到五十年前期,无论是党内外,还是国内外,都是把朱德作为我党的最高军事指挥者的。而“朱毛”的说法,国民党直到到了台湾都一直延续使用;在外国驻中国的记者、观察者以及将军的眼里,朱德也一直是共产党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朱德没有领袖和统帅的实,如何能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保有这样的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朱(猪),哪有毛啊?”毛泽东的这句话活生生道出了朱德在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真正的统帅,不是“空头司令”。
关键词: 朱德 毛泽东 林彪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