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姬在刘秀作战中帮了什么忙 刘伯姬墓在哪?
彼岸花开 2016-12-07

刘伯姬
刘伯姬如何激励将士
父母去世后,刘秀9岁、伯姬4岁,由叔父刘良将他们从南顿带回南阳白水乡(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南)抚养成人。
汉军舂陵起兵后,连连取得胜利,都统刘縯灭莽心切,头脑澎涨,不顾敌众己寡的现实,不听邓禹等人的劝阻,自作主张力攻宛城(今南阳)。结果在小长安村(今河南南阳只南)遭到新莽南阳郡守甄阜、都尉梁场邱、偏将军陆智的伏击。战场杀声连天,无数汉军将士和眷属倒在血泊之中。
刘仲战死,抚养刘秀、伯姬长大成人的婶母(刘良妻)和她的几个孩子阵亡,汉军大败。刘秀、伯姬兄妹同骑一马向外突围,正行间,见一队官兵正枪挑自己的二姐刘元和两个尚不懂事的外甥女。目睹亲人惨遭杀害,刘秀立即拔出剑来,要与故人拼杀。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伯姬急喊道:“三哥,三哥!你冷静冷静。千仇万恨以后图报,我们不能都死。死了谁还报此血仇!”听了小妹的呼声,刘秀才强咽热泪,喊声:“二姐!”跃马冲出了重围。
汉军退到棘阳,全城一片哭声。原来八九万马,所剩不过千余,且置于甄阜十万大军包围之中,前途未卜。为图生存,兴汉室,刘縯、刘秀、邓禹等接受了李通的建议,亲往平氏县宜秋镇(今河南唐河县东南)找王匡、王常领导的绿林军谋联合。此时悲痛中的刘伯姬,百思不解地反问自己:官军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威慑力?我军又为什么一击即溃?
经过一再苦思冥想,刘伯姬决定亲自动手给汉军绣四面大旗,以激励将士前进。于是,她从自己准备做嫁衣的布料中选了四面黄锦旗而,选配了五色彩线,擦干眼泪绣了起来。时值腊月3日那天,联合大军出征前,刘伯姬跑上点将台,亲手将四面黄绢大旗献给了大哥刘縯。刘縯一见高兴万分,连呼:好妹妹!好大旗!将士们一看前有朱雀旗,后有玄武旗,左有青龙旗,右有白虎旗,每个旗中还都绣了个斗大汉字,即时全场沸腾,士气大振。
陵墓
刘伯姬逝世后葬于封地宁平县。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双楼乡双楼集东二里宁平镇南20里处,有座隆起的大土丘,人称大张庄古堆,冢高约10米,周边长百余米。
《周口地区志》、清光绪《鹿邑县志》和《郸城县志》等史志均有记载。在历史长河中,此墓虽经无数次地震、水患、塌陷和被盗等灾难,但保存完好程度在中原大地还是少见的。该墓现为郸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之妹宁平长公主刘伯姬的墓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