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孙权称帝最晚因为什么? 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

孙权称帝最晚因为什么? 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

彼岸花开 2016-12-19
孙权

孙权
  孙权是最后一个称帝的人。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各有说法,但孙权选择最晚称帝是最明智的选择。
  孙权称帝最晚原因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一是孙策死后,年轻的孙权继任兄弟的位置。当时的江东实力远不及曹操和刘备,经济上没有曹魏发达,地理位置上没有蜀国有绝对优势。如果孙权在曹魏和蜀建国时就称帝的话,作为最弱的一个,曹操肯定会先攻打他,再加上目前江东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曹魏和蜀国。孙权几经考虑后决定不称帝,而是忍辱向曹操称臣。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二是他认为时机还没有到,如果过早称帝,就会因此而耗费国力。曹魏和蜀建立后就一直没完没了的打仗,孙权是一个非常沉得住的人,他一定会以最少的伤亡来换取最大的利益,如果他称帝就一定会使吴国一直处于战争之中。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三是有人说孙权根本就没有称帝的心,他不像孙策雄心壮志,他认为只要保住自己的江东就行了。曹丕死后曹魏的政局被司马懿掌控,刘备死后蜀国是孔明说了算。孔明和司马懿一直战斗不止,孙权认为他无论靠向哪一边都不适合,所以就自立为帝。
  孙权是一个城府很深且有谋略的人,他称帝最晚,但是灭国也最晚。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小小的一个江东根本无法跟强大的曹魏对抗,也知道可以联合蜀国对抗曹魏,但是蜀国的关羽一直看不起他,所以才没有联盟成功。如果联盟成功的话,三国可能会是另一个结局。
  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
  孙权于222年被曹丕册封为吴王,又在黄龙元年即229年,在武昌即现在的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这就是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孙权能够称帝,和曹操所领导的魏国以及刘备所建立的蜀国三分天下,靠的当然不仅仅是他的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所留下的基业,他审时度势,聪明睿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而他在称王及称帝之后,曾经任命过多位丞相,其中最出众三个丞相是孙邵、顾雍和陆逊。
  孙权在称王之后任命的第一任丞相是孙邵。他原本是北海太守孔融的下属,在他手下担任功曹的职位,被孔融称为恪担任朝廷要职的人才。生年不详,他在194年的时候跟随刘繇来到了江东,之后在孙策去世后又辅佐孙权,曾经向孙权上奏应该向朝廷上贡、通书信,孙权因此对他十分信任和器重。孙权称王后任命他为首任丞相。他在225年病逝,谥号为肃。
  在孙邵死后担任丞相之位的是顾雍。他生于168年,字元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小的时候曾向蔡邕学习,在成人之后担任合肥长,随后又担任过娄、曲、上虞等地的县长,在任上做出了一番政绩。他于225年接替孙邵担任丞相和平尚书事的职位,在丞相的位置上做了十九年的时间,做出了卓越的功绩。他与243年去世,谥号为肃侯。
  接着担任丞相的是年少成名的陆逊。他出生于183年,本名为陆议,字伯颜。他最出名的事迹应该是在222年于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自此威名大振。他在244年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勤勉有为,也做出了一定的政绩,只可惜他在晚年卷入了立嗣的争斗之中,最后被孙权责罚,郁郁而终,享年六十二岁。
  在这之后,孙权又任命过步骘、陆抗、诸葛恪、陆凯、孙峻和张悌等丞相,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关键词: 孙权 孙权称帝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