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他是中共职务升迁最快的人 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他是中共职务升迁最快的人 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浅草 2016-12-22
\

博古
  职务升迁党内的常事,但是像这个人这么快的可就不多见了,到底有多快?到底是凭的什么升迁如此迅速?
  1931年10月,年仅24岁、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博古,由于坚决拥护和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一跃而成为临时中央政治局的负责人。
  博古创下了两项迄今未曾打破的“纪录”:第一,他被指定为中共中央总负责时,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第二,他当时不过24岁,是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人称“中共中央的小伙子”。
  博古,原名秦邦宪,字则民,1907年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世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1月,党组织派博古到苏联学习。
  这年12月,博古从海参崴登上了去莫斯科的列车。火车穿越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到处是白茫茫的草原和树林,到处是严寒和冰雪,但博古的心里却是热血沸腾,一想起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星,他就想大喊大叫上几句。
  最后凭着顽强的毅力,博古战胜了严寒、饥饿和孤独,终于来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在中山大学,他取俄文名“博古诺夫”,这便是化名“博古”的由来。
  当时,中山大学的教授多数是托洛茨基派,第一任校长卡尔·拉狄克就是托洛茨基派的拥护者。博古一行人到校后,正值拉狄克讲中国革命运动史的课。
  博古头一次从拉狄克的嘴里听到沙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心和晚清政府的无能,认为拉狄克是位了不起的校长。
  但不久,拉狄克因卷入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权力斗争旋涡,丢掉了校长职务。原来的副校长、时年26岁的米夫接替了拉狄克。上任伊始,米夫就在学校里建立了中国问题研究所,把托洛茨基派的教授一律免职,十分器重和信任他的中国弟子王明。
  博古在苏联学习工作了4年,大大提高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增强了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坚强信念和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与勇气。
  但由于他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回国后,特别是在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期间,把学到的一套苏联革命的经验和理论,生搬硬套地推广到中国革命中去,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损失。1945年,博古回顾在苏联学习的情况时说:
  “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种上根。”
  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博古的一大“收获”就是结识了比他高一班的王明等人,并以王明为核心,形成一个由博古、凯丰(何克全)、何子述、洛甫(张闻天)等28个中国学生组成的小宗派,号称“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通过王明,博古还结识了米夫。
  博古是一位天生的宣传鼓动家,声音响亮,配上大幅度的手势,演讲极富煽动力。而他的热情奔放也很快赢得了米夫的喜爱。
  1930年5月,博古回国。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向忠发,但实际负责人是李立三。出于对中国革命现状的估计过高,李立三于这一年6月11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7月9日,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举行政治讨论会。博古第一个站出来批评李立三,接着何子述、王稼祥等一一发言,矛头直指李立三的“左”倾路线。最后,王明做了长篇发言,声称李立三犯了“托洛茨基主义、陈独秀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混合错误”。
  原来,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王明野心勃勃,早就想取代李立三,便事先与博古等人商量好,借机发难。
  然而,大权毕竟还是掌握在李立三的手中。
关键词: 博古 秦邦宪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