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翁方纲书法 翁方纲的书法故事

翁方纲书法 翁方纲的书法故事

山南慕北 2018-03-02
翁方纲

翁方纲
  翁方纲是乾隆年间进士,担任过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内阁学士等职,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等作品。
  翁方纲书法
  翁方纲学识广博,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但他的书法艺术水平并不是很高的。他的书法讲究无一笔无出处,而自己的东西却很少。行书是典型的传统帖学风格。连贯柔和,不急不躁,循规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风范。作品中温润丰厚浓墨与纤细的游丝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运笔用墨过程中,由浓渐淡、由粗渐细的过渡缓冲。因此,浓淡、粗细、行止极有节奏感。整幅作品用笔以圆润轻柔为主,没有丝毫方刚急躁的火气,从柔润流畅的笔意中,可推想作者书写时灵活的用腕。综观此作品,运笔沉酣,墨色浓厚,笔划丰满,筋劲骨健,妙得神韵,是他的精品之一。
  翁方纲的书法故事
  其一
  翁方纲的书法主要学习唐楷,初学颜真卿,后专学虞世南和欧阳询,尤其用功于欧阳询的《化度寺碑》,他的行书主要学习米芾、董其昌及颜真卿。翁氏学书强调笔笔有来历,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了一个他与刘墉互相讥评的故事:“乾隆间,都下言书推刘诸城(指刘墉)、翁宛平(指翁方纲)两家。戈先舟学士,宛平之婿而诸城之门人也。尝质诸城书诣宛平,宛平曰:‘问汝师那一笔是古人’。学士以告诸城,诸城曰:‘我自成我书耳,问汝岳翁哪一笔是自己。’”由此可见翁方纲的学书态度之严谨,从学书练基本功这个方面说,他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梦园丛说》载“翁覃溪先生能于一粒芝麻上写‘天下太平’四字”。但他只是在技巧上下工夫,而始终墨守前人成规,不求创新,终究只是以工夫见长。包世臣评翁方纲的书法“只是工匠之精细者”(《艺舟双楫》),可谓不诬。
  其二
  在书圣王羲之《兰亭序》的石刻拓本中,摹刻最善、流传最广,也最负盛名的就是《定武兰亭》。南宋赵子固曾以5000金向庐宗求购一册,携归途中在升山舟覆落水,他急持拓本举出水面,大呼:“我性命可弃,而此不可弃!”故后世称此本为《落水兰亭》。《落水兰亭》自宋至清,历经21位著名鉴藏家及达官显宦收藏,可谓流传有绪。乾隆四十七年(1782),翁方纲在曹文埴处亲见此帖。于是他借观“把玩竞日,尚恍久之”,以至“晴雨眠食,行住坐卧,无刻不在《落水兰亭》卷侧”。在此期间,翁方纲又借天目山房宋拓本与之对校,以穷目之力,历时一日,精摹而成《落水兰亭》拓卷。此卷的绢上摹有工铎“墨林至宝”隶书题字,其后用黄绢响拓《兰亭序帖》凡324字,多以藏锋钝笔而成,顿按则含蓄其内,并依兰亭刻石划出格栏,原石的镭损裂痕处均以墨线在绢匡上勾成石墨纹缕,“宛具云烟枝蕾之状”。书法大家翁方纲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至嘉庆十七年(1812)近32年里,在卷后以楷、隶、行诸体题跋达30段近6500字,以至“纸不能容也”,可称书法作品之最。

日期选择

一周趣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