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蜀相

蜀相

2015-03-20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四川朋友,最爱摆龙门阵,也最会摆龙门阵;到了重庆,就谈诸葛亮。抗战结束那年,王芸生先生还在《大公报》写了一篇《诸葛亮论》,当然托古以讽时,意有所指的。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君臣相得,有如鱼得水之喻,比他们桃园三结义的关张,还要契合些。但,白帝城托孤时,刘备竟对诸葛亮说:“你的能力比曹丕高过十倍,一定能成功的,如果太子阿斗有出息,你就帮他;如果没有出息,你就自己干吧。”这是什么话。刘备爱用权谋,心中也怕诸葛亮会变成司马懿的。诸葛亮当然明白得很,就说:“我一定尽我的力量来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果然,他的一生,就为了阿斗尽了心力,直到五丈原前,死在军中。但,诸葛亮定下了联吴破曹计划,给关羽破坏于前,刘备自己率师攻吴,也是违反这一基本的外交政策,当时,谏阻不听,叹息道:“法正若在,必能阻主公东行!”可见刘备之听信诸葛,有时还不及法正呢!(法正,代表着西川地方势力的一个谋士,刘备定西川,他在西川,颇为专横,或谓诸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惧孙权之迫,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是之时,进退狼狈。法孝直为之辅翼,今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耶?”局内人许多利害关系,真非局外人所能悬想的。)

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出来辅佐阿斗治蜀,这担子是十分重的。蜀兵打了败仗,西川的地方势力就蠢动了。后主即位不到一个月,土豪雍闿便杀了益州太守正昂,捉了继任的太守张裔,送到孙权那边去请赏,孙权就叫他做永昌太守。(永昌,今云南保山一带。)他还煽动了牂牁郡(贵州)的太守朱褒与越嶲郡((西昌一带)太守高定一起投降孙吴。这位土豪心里想:刘备给孙权打败,死在白帝城了,益州迟早是孙吴的天下,他立了头功,把云南、贵州、西昌都送给孙吴再说,而且云南和孙吴的安南相连,不怕诸葛亮来讨伐的。

那时,诸葛亮先把蜀吴的邦交修复了再说,派了一位很能干的外交邓芝去东吴建立军事同盟。安外了才来做定南的工作。

诸葛亮联合东吴的外交情势稳定了以后,才开始他的南征策略。他的南征,一面安抚边远的蛮夷,打平叛乱的地方豪霸,一面充实国家的物资军实。南中各地,如《汉书?地理志》、《华阳国志》所载:健为郡武南安二县出铁,武阳出盐,朱提县出银铜。越嶲郡邛都出铜,灵关道出铜,台登会无出铁,定莋出盐,益州郡滇池出铁,俞元、贲古、连然、来唯四县皆出铜,双柏出银,律高及贲古皆出银铅锡,又永昌郡不聿县出铁,博南县出金,这都是重要的军用物资。此外除了粮食,还有耕牛战马以及犀革等等,也是日常必需品;因此,《诸葛亮传》称:“南中平后,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蜀汉建国,也是在南征以后才有北伐的可能。

建兴三年,诸葛亮带了主力渡过泸水(大渡河)进入越嶲郡,打败了雍闿、高定,设法叫高定部下杀掉雍闿,接着又抓到了高定,处以死刑。在牂牁郡方面,他分兵由马忠进攻,解决了朱褒残部。他又分兵由李恢到益州郡(昆明一带)击破各县的叛民,这一路的收获也很大。最后,诸葛亮自己统兵南进,和孟获来交战。孟获本是永昌郡人,(他可能是夷胞,待考。)他对于边远夷胞颇有号召力量,而且能团结雍闿的残部。诸葛在云南西北部和他交锋好多回,回回打胜,他始终顽抗着。孟获第一回被俘,诸葛让他看看汉家的军容,问他服不服,他说不服,诸葛就放他回去,再来一回。这样到了第七回被俘虏,他才死心塌地愿意投降。所谓七擒七纵是也。

诸葛对孟获和一般夷胞十分爱护,完全用怀柔政策。孟获便在蜀汉政府做御史中丞。夷胞很多参加了蜀汉军队,号称“飞军”,有着爬山的绝技,对于诸葛北伐颇有贡献。诸葛的怀柔政策,在西南地区的遗泽,可说是很深远的;陆次云《峒溪谶志》说:“苗民事神,多书孔明天子之位。”章太炎《检论?思葛篇》:“云南缅甸俚人,皆截发以为三撮,中撮以表武侯,左右以表父母,每饮茶,必举杯至额,以示祭报。其能汉语者,至称武侯为诸葛老爹。”《青石考?贵州政源》:“贵州,为汉族殖民最晚之区,汉人什七,苗人什三。其他自明世建立行省,始渐有文物可言。王阳明之谪官龙场,造福士林固大,弟论其影响,则尚不及诸葛武侯。今日贵州地名、地物名,如诸葛崖、诸葛峒、诸葛铜鼓之属,殊无间于汉苗者也。”郑名记滇边土人,谓:“卡瓦者,散居于南段未定地界,除奉原始之拜物教外,并笃信诸葛孔明。彼曹谓一切制度皆为孔明所订。”诸葛在西南,慢慢成为神话人物了。

当虢亭战败,白帝托孤,刘禅继位,诸葛辅政之初,三分天下之中,蜀汉可说是最弱的一环。地域、物力、人力都处于劣势。曹魏占据中原,生产力已经逐渐恢复,军力也很强大,统治也很稳定,他们占了不可动摇的优势。孙吴在江南,资源逐渐开发,夺得荆州以后,又获得虢亭的大捷,内部也很安定。这样情势之下,诸葛的担子是很重的。好在军权同一,他在平息安抚内部的叛乱之后,就着手政治、经济的建设。

诸葛辅政,认为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乃是国家的最大危机。他首先减少冗官浮员,修明法律制度,很注意对地方官员的约束和考核。特别着重地方官吏是否注意民间的疾苦,是否残害人民,是否忠于蜀汉政权,作为考核的标准。他认定依势侵公肥私,残害人民,刑罚不公,重过轻罚,扶强抑弱,或是借机陷害报复,或为了贪图升赏而横征暴敛的,都是害民之官,应当严行惩处。至于奉公守法的官吏,他就进行鼓励,加以升赏。他又大力提高统治机构的作用,特别提高中央对各级机构的控制指挥作用。他对那位一同辅政的李严,因为他失职,同样加以削职免官。长水校尉廖立自命不凡,诽谤朝廷,毁辱同僚,他也上书废廖立为民。当时,蜀中名臣张裔就说:“丞相处事公正严明,赏罚不分亲疏远近。无功者不能得赏,权贵者不能免罚,这是人人奋勉的主要原因。”陈寿《诸葛亮传》赞云:“诸葛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可说是一代的政治家了。

东汉后期,选拔官吏,已经逐渐重视门第和资历。诸葛和曹操一样,认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不应由于个人的成见和亲戚关系而使人不能尽其才,更不可让无能的人霸占官位,害国害民。他不仅注意而且善于发现人才,能使每人克尽其才,这也是他的最大成功之处。他又努力争取当地儒士的合作,修筑了读书台,以传诸儒兼待四方贤士,由此也能收拾人心。他对自己要求得很严,对事业认真负责。他勤劳奋勉,终日工作,从不贪图安乐。杨颙曾劝他不要这么劳苦,事必躬亲。但在那样艰危的局面中,他实在不能不鞠躬尽瘁。

诸葛谦虚诚恳,很注意听取僚属的意见,在那有名的“与群下教”中,表现这一份开诚布公、集思广益的恳切心怀,也是古今执政者所难能的。说实话,在汉末那些人物中,只有曹操可以比得上他,可是,后世的曹操,已经在脸上抹了白粉了;诸葛呢,又穿了八卦衣,变成妖道了!

关键词: 蜀相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