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瑜伽大师生前想做救世主

瑜伽大师生前想做救世主

2015-03-20

玛哈士的一生究竟是在欺世盗名中度过的,还是真的奉献给了他所倡导的世界和平?也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2008年2月5日,世界各大媒体都刊登了一条新闻:现年91岁高龄的印度瑜伽大师玛哈瑞诗·玛哈士在荷兰安然辞世。

这位传奇老人是从上世纪60年代起风磨世界的“超觉静坐”运动的倡导者,生前创立了市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瑜伽帝国,但他的所作所为也饱受争议。

从物理学到“超觉静坐”1940年,玛哈士在阿拉哈巴德大学获得了物理学硕士学位后,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拜印度教大师斯奥米为师。苦修12年之后,他开始把冥想静坐和自己的修炼结合起来。玛哈士认为,普通人也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但只有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修炼,潜能才能得到发挥。而他发起的“超觉静坐”就是这样一个能创造内心平静,又能激发潜能的修炼方法。

1959年,玛哈士只身来到美国,创建了属灵更新运动组织。这次尝试遭遇了失败。因为当时的美国人普遍对宗教运动有反感。于是在1969年,玛哈士干脆把所有的宗教因素都去除掉,将组织更名为“创新智慧科学会”,继续推广“超觉静坐”。

更名的效果立竿见影。人们都对玛哈士的“科学”的瑜伽修炼方法感到新鲜和好奇,不少社会名流也加入到修炼队伍中。从此,“超觉静坐”渗透到了美国各阶层的生活中。

披头士的“精神导师”

玛哈士真正扬名世界,是因为披头士乐队。

印度,印度,领我进入你的心田

掀开你古老的神秘我在寻觅一个谜氏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在这里找到……

这是约翰·列侬1968年在瑞诗凯诗时写下的一首歌。瑞诗凯诗是位于喜马拉雅山下、恒河源头的一座小镇,是印度瑜伽的发源地。在40年前,这个小镇一直鲜

有人知。

1967年,就在玛哈士极力宣扬“超觉静坐”的时候,当时已经成为西方流行文化偶像的披头士乐队却正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时期。精神苦闷的主唱列侬便带着乐队成员追随玛哈士修习“超觉静坐”。在玛哈士的指导下,乐队成员学会了平静地面对外界的评论,重新开拓自己的音乐事业。

时至今日,仍有无数列侬爱好者、后嬉皮主义者追随玛哈士的精神寻觅之旅,到瑞诗凯诗朝圣。

豪宅有200个房间

经过40多年的苦心经营,玛哈士的“超觉静坐”已经在全球拥有了超过500万的追随者。他本人还创建了一个庞大的“超觉静坐”培训帝国,有报道称其价值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尽管玛哈士如此成功,但是争议一直伴随着他。不少人认为。他有着很强的权力欲和控制欲,这和他宣扬的“内心的宁静”是相悖的。法院也判定“超觉静坐”并非科学。

玛哈士在美国逐渐失势,转移到瑞典和德国寻求发展。1990年,玛哈士移居到荷兰南部的一个小村庄。他在那里修建了一座有200个房间的豪宅。

即便到了老年,玛哈士仍不时做出些吸引世人注意的举动。“9·11”事件后的第一个美国独立日时,他就站出来说,可以用爱来制止恐怖主义,如果有10亿美元,他就能训练出4万名专业的沉思者,这些沉思者能产生足够的影响来拯救世界。

随着他的去世,玛哈士的宏伟理想也不再有下文。批评他的人坚持认为他的那些言论是作秀,是对世人的欺骗。但不可否认,面对日益喧嚣的生活,世界各地也正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静坐冥想寻求慰藉。

关键词: 救世主 瑜伽 大师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