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王石:原来我可以再高尚一点

王石:原来我可以再高尚一点

2015-03-20

52岁登上珠穆朗玛峰,财务独立,工作自由,一年有100多天在国外。王石这种风光自由的生活,即使再有钱的民营企业家也难以实现。显然,王石比很多中国的有钱人更懂得金钱的魔力和自由的魅力。对于自己的精神状态,王石自有一番话说,他称,从2005年后,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原来可以更高尚一点。

作为中国最赚钱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他的个人财富还排不进200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400名;他爬完了七大洲的最高峰却感到失落,环保成了下一个寄托。王石说,“有钱和赚钱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恐惧自己成为暴发户,节约、克制是王石金钱观里私人的一部分。

张五常曾描写过他和王石一起吃饭的细节,张五常发现这位大老板“不用公司钱,用自己的钱请吃饭,吃剩的,他要打包带回家”。

一次,阿根廷登山归来后,王石和六七个队员在当地饭店吃烧烤。一名乞丐上前乞讨,坐饭桌上的王石掏出1欧元的硬币,让队友刘建递给乞丐。刘建不肯给,嫌王石给得太少,拿不出手。王石大怒,严厉批评年轻人摆臭架子、死要面子。

1983年,32岁的王石只身下深圳发展,身边储蓄几乎为零。在深圳刚开始做玉米生意,第一单赚了3.9万。此后,他亏过30多万。后来,又一夜之间赚了300多万。一次过年,生意伙伴陈宇光把一箱10元一张的人民币放在王石家里的玻璃茶几上。王石一语道出了自己的心迹:“我这个人志向很大,这一箱钱岂能满足我的欲望。”

1988年底,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公司以净资产1324万元折股1324万股入股,一元一股。国家占有股份60%,万科占40%。别人问过王石,是否想拿下这大概价值500万的股份?在500万的压力下,王石作了一个安全而平均的选择,40%的股份归万科全部职工所有,大家都不分。后来,为了表示董事长对万科的信心,他把自己2万元的存款拿来买了股票。王石曾说:“我1983年到深圳来,就定位自己是个打工的。我没有一定要拥有的情结。”

王石已经登完世界七大洲的巅峰和南极、北极,世界上完成这项任务的,迄今只有10人。如果万科追求的目标是公司的利润增长率,十年登山,王石追求的则是山峰的高度。王石对记者说,很长一段时间,他登山就是为了寻求刺激感和实现感,表现个人理想主义以及张扬自我。“到2004年7月份,我还清楚地记得,七大洲最高峰都爬完了。下山时,当时天空飘着小雪,我感觉很失落,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失去目标了。”

2005年,去往北极探险时,王石收到了一封著名动物学家潘文石的信件。常年在野地做勘查调查的潘文石写信给王石,肯定了这名企业家的探险行为,认为是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精神是一致的。王石看后觉得很惭愧,“我并没有关心世界生物多样性之类的问题,我读到了话外之音,他认为我是知名企业家,社会上有一定的号召力,可以让别人知道我的这些探险的事情。”王石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比别人有更多的能量,他略带调侃地说道:“原来,我可以更高尚一点。”自此,王石后面的探险开始与环保牵连在一起。去南极,他开始为白头叶猴募捐,今年,从瑞士登山回来,他在当地把自己的登山用品拍卖,然后把资金捐赠给动物多样性的保护组织。再后来,公众看到他成为阿拉善企业慈善协会的会长。同时,王石也给联通、摩托罗拉做广告代言,他把广告费全部赞助给登山事业。

今年,王石去爬了瑞士和南美洲的一些高山。除了做慈善,他发现自己往日的目标意识逐渐退化了,在给记者讲述他的登山人文倾向时,一个隐藏在企业家背后的感性王石呼之欲出,他一路滔滔不绝讲述自己在瑞士体会到效率和山地民族的关系、在土耳其领会到拜占庭文化的影响等等。王石说,现在是否登顶对我再也不重要了,关键是享受风景。

关键词: 王石

日期选择

一周趣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