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我的公公陈立夫

我的公公陈立夫

2015-03-20

在中国近代史上,陈立夫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他与长兄陈果夫进入国民党权力中枢,掌握人事和组织,素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本文由林颖曾口述。林颖曾是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林尹的女儿,丈夫陈泽宠是陈立夫最小的儿子,陈泽宠、林颖曾是陪伴陈立夫时间最长的亲属。

陈氏兄弟

蒋、陈两家的渊源,始于陈其美与蒋介石的关系。蒋介石年轻时在日本留学认识了比他大9岁的陈其美,两人结拜为兄弟。1916年,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暗杀,当时没人敢去处理,只有蒋介石来为他收尸,在祭词里自称“盟弟”,由此可见两人交情匪浅。陈家的下一辈也习惯称蒋介石为“蒋三叔”(当年陈其美与蒋介石、黄郛结拜,陈其美为老大,黄郛为老二,蒋介石为老三)。

1917年,公公在上海以第5名的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学工矿,毕业后又赴美留学。就在他准备接受中兴煤矿公司聘请任采矿工程师时,大哥陈果夫转来了蒋介石的两份电报,蒋介石表示希望他能到广州协助自己。公公的志向本不在政治,但因哥哥劝说以及与蒋介石的叔辈关系,还是去了广州。公公从此踏入政坛,没成为一名工程师,引为终生憾事。

公公知道蒋先生的脾气,他在蒋公馆工作时常见蒋介石骂人。所以在接这个职务前,他就对蒋先生说:我没有别的要求,就是不能骂我。“校长如果对我发大脾气,第二天我便辞职不干。”在他为蒋介石服务的25年里,蒋介石也果然没有骂过他。

很多历史资料在提到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时,将他们称为“CC派”。南京国民政府时候,立法院旁边有一个中央俱乐部叫CentralClub,“C.C”本是这个俱乐部的缩写,但碰巧。“陈”的英文缩写也是“C”,久而久之,它不知怎么演化成了“二陈”的缩写,但公公从来没有承认过有这样一个CC派。

政治巅峰

最近《色·戒》的热映,中统那段历史又引起很多人兴趣,这里面也有公公和丁默邨的一段故事。

1927年,公公奉命成立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下面有三个组:第一组组长是徐恩曾,第二组组长是戴笠,第三组组长为丁默邨。后来一组、二组分别发展壮大成中统局和军统局。丁默邨交游甚广,和周佛海很熟,最终被拉进汪精卫的伪政府。但丁默邨跟了汪精卫数年以后,很快发现汪精卫也坚持不住,他托关系找到我公公。公公说你回来可以,但要将功折罪。他列了三件事———坦白说,都是为了避免新四军地盘扩大———让丁默邨帮助完成。丁默邨当时在汪精卫政府里任“浙江省主席”,能量很大,也完成了任务,公公兑现诺言,答应保他的命。

这段时间如果丁沉寂的话,他完全可以保住命。他后来保外就医,但不甘寂寞。有一天游山玩水,被中央社记者认出来了,写了篇文章《丁默邨逍遥玄武湖》,结果被蒋介石看到了。他很生气地说“丁默邨应该枪毙”。我公公写了封信给丁,大意是这次你触犯得实在太大了,我无法帮到你了。丁默邨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封信给公公:“我很感激你,……都怪我自己铸成了大错。”公公在世时,和我们聊天时偶尔会说:“人啊,要守本分。我过去有一个姓丁的手下……”我们那时就当故事听,也不知道这“姓丁的”是谁。最近这部电影出来,我才知道原来就是丁默邨。

很多正史或野史,往往花大量笔墨记述陈立夫与“中统”的故事,但他在抗战期间做过7年教育部部长的经历似乎并不被外界所熟知。公公晚年在《成败之鉴》里,花了大量篇幅回忆他出任教育部长时所做的工作,很显然他非常看重自己这段经历。其中他认为也是最值得一提的,是战时为贫困学生创设的“贷金制度”。像杨振宁、李政道都靠“贷金”完成了学业。

 远离台湾

1950年8月4日,在国民党改造会议的前一天,公公被要求在24小时内离开台湾。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天。现在很多文章在提到这一段时,往往形容是蒋介石将陈立夫“赶走了”。但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公公与陈诚的矛盾。公公那时人气比较旺,如果他硬着不走的话,很可能翻盘,但他最终采取了回避矛盾的方式。1951年,陈果夫在台湾去世。当时蒋先生给公公来了封信,告之已处理陈果夫的丧事,暗示他不要回台湾。在他身边的这么多年,我从没有听公公说过一个“怨”字。

 美国二十载

1950年,公公、婆婆带着女儿和只有8岁的小儿子到了美国,经朋友介绍,在新泽西州开起了养鸡场。那时的生活,跟他们在南京时期的生活,简直有天壤之别。

陈家的这段经历,被很多人评价为“陈立夫在美国很潦倒”。但这只是外人的看法,他们自己过得坦坦荡荡。我先生一生最美好的回忆,便是他与父亲一起在农场的时光。他说:父亲离开了政坛,而我找到了父亲。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丈夫的回归,一位父亲的回归。

其实私下里,蒋介石还是很关心陈家的生活的。在鸡场起火或出鸡瘟时候,他暗地里通过俞国华———相当于他官邸里一个很重要的管账先生,寄钱过来,帮助陈家渡过难关。

重返台湾

1965年,陈诚得癌症去世。不久,蒋介石立即发电报到美国,让公公回台湾。1975年,蒋介石去世。公公在第一时间前往吊唁,蒋经国见到他,跪下来哭着说:“立夫哥,父亲去世了,你现在是我唯一的亲人了。”蒋经国当政后,很多事情他还是请教公公。公公与蒋经国的交情由来已久。他在上海念书时候,生活费都是从陈果夫那里取的。也正是由于公公背着蒋介石“偷偷”运作,蒋经国才得以顺利由苏联回中国。

公公对于蒋夫人宋美龄一直很尊重。外界都传宋美龄好权,跟蒋经国争权夺利。但公公说:“如果蒋夫人真的是那种好权好利的女人,那么历史也许还会改写了。”他说,当年在南京开国民大会时,宋美龄因为长年习惯了给蒋介石做翻译,什么场合她都会出现。蒋先生问她:“你去干什么?”她说:“我们不是要去开国民大会吗?”蒋先生说:“你又不是代表,你为什么要去?”她才恍然大悟:“噢,原来我不是啊。”公公说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宋美龄,她跟宋庆龄不一样,宋庆龄因为长期跟随孙中山,处理了很多政务,而宋美龄更像是一个公关加“超级巨星”的角色。

走过世纪

到了晚年,当年政治的恩恩怨怨已经慢慢淡化,他真心期待看到两岸和谐。其实他跟毛泽东、周恩来早年就认识。当年国共谈判时,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打交道甚多。毛、周跟蒋介石谈判时,指名要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备书,他们说只有两兄弟备书的话,才算话,不然食言怎么办?

我近期整理很多公公的资料,发现了1992年的一份文件,上面有公公的批示,他写道:最不愿意看到两岸和平统一的人是李“总统”。经国先生对我公公很尊敬,凡事都找他商量,而唯一一件他自己决定后再通知公公的事情就是挑选了李登辉。他说:“立夫哥,我已经挑好了副总统。”公公也无话可讲。

1997年3月是蒋夫人宋美龄的百岁大寿,因为很多人都想到美国去看她,蒋夫人希望由公公出面组个“祝寿团”去美国参加她的百岁寿宴,但公公决定自己单独去探望她,不去抢那个风头。那一年是我陪公公去美国,在蒋夫人纽约长岛的房子里坐下后,大家忽然发现公公左边耳朵重听,蒋夫人正好右边耳朵重听,于是赶紧给两位老人调换了个座位。看着两位世纪老人用上海话亲热地交谈,我感慨万千。

2001年2月8日,公公在台中去世。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话题……

关键词: 陈立夫 公公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