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贵宾》与影射江青的罪名

《贵宾》与影射江青的罪名

2015-03-20

女作家葛琴的短篇小说《贵宾》1949年1月首发在香港的 《小说》月刊2卷1期,后收入小说集 《结亲》,1949年7月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作品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安排在 “1950年某月某日”,主人公陆锦霞女士是“国际也闻名的妇女民主会”的会长,由黄部长安排到莫干山疗养院疗养。由于疗养院接收了一些“受伤兵士,肺痨病的工人农民之类”,使陆女士极为不满,认为这简直是“糟蹋莫干山,浪费疗养院”。黄部长于是连夜派车接她“回南京换换空气”。汽车行驶在途中,司机为了避开一个老头儿急刹车,把陆女士吓昏过去了。陆女士苏醒之后,立即吩咐老头儿把区长叫来,接她到区政府休息,让区长专程扣住司机审查他出事故 “有什么企图没有”;又让黄部长的夫人徐大姐专程来这里接她去南京。这位陆女士觉得 “他们革了命,有的是领导权,天下属于他们!”对老百姓“绝对不能太民主”,应该让老百姓为她这位 “社会名流”、“妇女先进”、“人民团体的领袖”服务。葛琴这篇小说写在建国前夕。她在小说的副标题中发人深思地问道:“在来年人民自己的国度里,还会有这样的人吗?”

就是这样一篇小说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的葛琴却被中央专案组“一办”立案,罪名是“写小说攻击、诬蔑了江青同志,罪该万死”。

那么,《贵宾》究竟是不是一篇影射江青的小说呢?今年1月14日下午5时,我用电话采访了邵荃麟和葛琴的女儿邵小琴。邵小琴的回答十分简明:她从来没从母亲口中直接听到《贵宾》就是影射江青的说法,“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葛琴当然更不承认她有影射的动机。而在革命胜利的前夕,葛琴深刻思考在解放后的新中国里,那些原以“人民的勤务员”自诩的人,掌权之后可能会发生怎样危险的变化。所以,《贵宾》这篇作品塑造的人物,已远远超出了江青这个特定的历史人物,而具有了更为普遍、更为长远的意义,令执政党的所有成员警醒。

关键词: 江青 罪名 贵宾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