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李伯钊】李伯钊简介_李伯钊杨尚昆

李伯钊

人物简介
  李伯钊(1911(辛亥年)—1985(乙丑年).4.17),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杨尚昆的夫人。原名李承萱,曾用名戈丽。出生于重庆大梁子。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9年与杨尚昆结婚,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着有歌剧《长征》、话剧《北上》等。李伯钊从进入中央苏区成立红军学校俱乐部起,就是文艺活动的骨干,是革命根据地戏剧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她从事戏剧教育工作多年。为革命根据地培养了戏剧人才。为中国戏剧院校在领导管理、教学方案及教材建设方面作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同年到上海,在共青团浦东地委任宣传委员。
  1926年冬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毕业后,留校做翻译工作。
  1930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
  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闽西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彭(湃)杨(殷)军政学校政治教员。后到江西瑞金,任红军学校政治教员、《红色中华》编辑、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中央工作团团员、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干事。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到红四方面军参与建立随军剧社,后参与建立红二方面军随军剧社。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临汾办事处科长兼学兵队女生队队长、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审委员会主任、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校长、中共中央北方局文委委员兼宣传部科长、中央宣传部科长。
  1942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曾创作话剧《母亲》、《老三》、《金花》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委委员、华北文联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委书记、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85年4月17日于北京病逝。
  
李伯钊与杨尚昆
  杨尚昆与李伯钊自从1929年夏在莫斯科结为夫妻后,到李伯钊1985年4月17日在北京病逝的56年里,不管环境怎么变化,他们都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相伴相携。
  杨尚昆,重庆潼南县人,生于1907年。李伯钊,重庆巴县人,生于1911年,比杨尚昆小4岁。李伯钊于1924年考入重庆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是杨尚昆六妹的同学。李伯钊是重庆女二师学生运动的骨干,时常到杨尚昆家来找他六妹,他们因此相识。
  1925年李伯钊到达上海,在共青团浦东地委任宣传委员。1926年5月杨尚昆也来到上海,在上海大学读书。这一次他们相见是在军阀孙传芳的“木笼”里。杨尚昆是去找人被误抓,李伯钊是担任浦东平民夜校教员被抓。阴暗中,杨尚昆和李伯钊都认到了对方,因为有看守在,彼此没有打招呼,只是隔着木栅交换了一个眼色。后杨尚昆被交保释放,李伯钊被共青团组织营救出狱。
  1926年10月,上海团组织选送李伯钊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天晚上,廖苏华和杨尚昆雇了一辆车,把李伯钊送到黄浦江畔的小舢板上,驳运到去苏联的邮轮上,她比杨尚昆走得早。杨尚昆是中共重庆地委提名,经广东政府同意选派的,不久也进入中山大学学习。这从学生证的编号上也反映出来,李伯钊是394号,杨尚昆是453号。1929年,杨尚昆和李伯钊这两个当时的四川人,今天的重庆人,相识数年的老乡在异国他乡的莫斯科结婚了。从此,杨尚昆和李伯钊开始了他们漫长的革命人生路。
  在莫斯科的岁月里,杨尚昆、李伯钊和所有的革命青年一样,革命理想崇高,革命信念坚定,革命激情荡漾,神釆飞扬,爱情甜蜜,但他们也不得不接受政治运动的严酷拷问。1930年,中山大学清团的工作和清党同时进行,李伯钊被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而开除团籍。李伯钊和杨尚昆新婚不久,就受到这样无端的政治打击,按当时的风尚,杨尚昆应该同她离婚,“划清界限”。但杨尚昆没有,杨尚昆说:“你开除她的团籍,反正我相信这个人。”开除团籍后,李伯钊先后到莫斯科五金厂学车工,红十月纺织厂学纺织,红军医院学护理。1930年底,李伯钊和杨尚昆暂时分手,背着“阶级异己分子”和“托派嫌疑”的政治包袱黯然离开莫斯科回国。毛泽东词:“眼角眉稍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是否就是他们的心境呢?
  漫漫长征路,杨尚昆和李伯钊这两位红军战士,为了革命,把个人感情置之度外。1935年4月,杨尚昆与彭德怀率红三军团西进,在云南境内沾益县白水镇作战中遭敌机空袭,右下腿负伤,李伯钊突然去看望,令杨尚昆喜出望外。但李伯钊是奉周恩来之命去的,她说:“你们对老杨的照顾比我好,我来看一看就放心了。我得回去。”说着,就领着担架队回中央工作团去了。1935年9月8日,杨尚昆奉毛主席之命带领前敌政治部干部在当晚行动,实施“北上”,李伯钊下午来看望他,杨尚昆以忍为党,什么都没有说。杨尚昆脱离险境后,李伯钊连同宣传队人员在内,都被陈昌浩扣留,裹胁南下,还当作去的奸细进行审查。后来李伯钊三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一年之后才与杨尚昆在陕北相会。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建设等时期,杨尚昆与李伯钊在不同的战线和领域比翼齐飞。杨尚昆成为伟大的政治家,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伟大贡献名垂青史。李伯钊成为著名的艺术家,歌剧《长征》、话剧《北上》等脍炙人口的名著永载史册。特别是“文革”的劫难,在杨尚昆被打倒之后,李伯钊也株连被批斗致残,使李伯钊身心备受摧残,在恢复自由后的1985年就撒手人寰,给杨尚昆晚年留下无法弥补的痛。
  在风风雨雨的56年里,杨尚昆与李伯钊这对革命伴侣,历经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洗礼,共同为祖国和人民演绎了人生的辉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2001年5月18日,杨尚昆和李白钊的骨灰合葬在潼南的青龙山麓,寨子坡下,蓝天作证,大地作证。
  
人物评价
  红六军团政委王震后来回忆说:“记得我们一道长征时,无论在云雾缭绕的崎岖山道上,还是在茫茫草地的宿营处,伯钊同志经常不顾疲劳,唱革命歌曲,增强大家克服困难的信心。那时,红军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许多同志因伤病、劳累倒下去再也起不来了,但伯钊忍受着冻饿劳累,常常拿出自己的一点给养帮助别人,还为红军指战员教唱革命歌曲,表演舞蹈,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增添欢乐,就士气振奋。她在红军中是一位受尊重、受欢迎的人。就是在那时,在她的教唱下,我学会了《打骑兵歌》这首歌,我至今还会唱。”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