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美国历史 > 《宅地法》的内容 《宅地法》颁布的意义

《宅地法》的内容 《宅地法》颁布的意义

非我族类 2017-08-14
\

宅地法
  《宅地法》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一份土地分配法令。这份法令以较为和平的方式解决了美国一直以来的土地分配问题,对西部大开发和南北战争都意义重大。
  内容
  《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1英亩=0.40公顷)宅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宅地法》还规定一项折偿条款,即如果登记人提出优先购买的申请,可于6个月后,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购买之。这一条款后来被土地投机者所利用。据统计,依据《宅地法》及其补充法令,联邦政府到1950年有2.5亿英亩土地授予移民。
  意义
  《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垦殖农民的土地要求,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从而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的实施也鼓舞了西部农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遏制了奴隶制种植园向西扩展。而《宅地法》影响最深的是促进了西部的开发。
  从1862年至1900年,至少有六十万个家庭从中得到好处。而且数以计千的美籍非裔从南方迁到堪萨斯州,他们被称为exodusters,意为逃离的人们。
  在南北战争中,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了半数以上的士兵,并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对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