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日本历史 > 圣德太子为提高王权、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圣德太子为提高王权、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非我族类 2017-08-02
\

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改革时期,大臣苏我马子独揽大权,所以提高王权、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其改革的一个首要目标。但加强王权必然会损害权臣苏我马子的利益,引起其不满,所以必须以更加谨慎而隐秘的方式实现目标。那么,圣德太子是如何操作的呢?
  第一步,他让朝廷大力宣传佛教,要求皇室成员带头修建佛寺。过了20多年,日本遍地都是佛教的寺庙。圣德太子自己也成了佛教徒,这当然是为了讨好苏我家。不过,对处于下风的皇室来说,佛教那种讲究慈悲和宽容的教义也有很多好处,可以减少朝廷里的刀光剑影。但问题是,佛教和古老的日本神道教完全不一样,也不承认天皇的神圣地位,如果佛教真成了日本的国教,那皇室的宗教地位可就难保了。
  第二步,圣德太子宣布:日本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无论儒教(此时,儒家思想已经传入日本)、佛教还是神道教,都可以在日本传播;一个人要信仰什么宗教是他自己的选择。这样既保全了天皇为首的神道教,又不会直接得罪苏我家,称得上两全其美。从此,日本政府在宗教问题上基本撒手不管,让儒、佛、神三家去和平竞争(偶尔也会动武。明治维新后,政府反而开始用权力破坏宗教信仰自由,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被美国人打败)。在这个重视传统的国家里,佛教很快就被日本化了,连教义也变得很“日本”。
  喜欢看日剧和动漫的朋友应该知道:日本和尚可以喝酒,能娶妻生子,还做买卖,甚至放高利贷(在其他国家,有的和尚也干这些事,但必须偷偷摸摸地做)。神道教的香火没有断,天皇的宗教领袖地位也保住了。同时,日本人接受了儒家讲的“忠”(注意,这种“忠”是孟子所说的有“前提条件”的忠诚,而不是对上级的绝对服从。日本人变“愚忠”是18世纪以后的事,这是后话了)。皇室和贵族们能更好地和平共处了(有条件的忠诚对大家都好)。儒家的“孝”在日本的影响其实不大,这一点后来被证明是好事。
  第三步,政府开足马力宣传天皇的神圣和伟大。专家们开始编写皇室和大贵族们的家谱,把这些大爷的非凡来历写进史书。第一章中所说的那些神话故事变成了纸上的“绝对真理”。在广大日本人民的心目中,大和国最高宗教领袖——天皇真正变成了天界最高领袖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孙。
  第四步,圣德太子继续加强朝廷的权力。他把所有的官位从上到下定为十二个等级,打破以前“儿子继承老子”的旧规矩,根据才干和政绩来任命官职。比如,你老爹是三品官,但如果朝廷在考核后认为你只够做五品,那么你只能委屈一下了,等自己以后有了政绩,再考虑三品的问题。有人会问:苏我家和其他贵族能答应这种改革吗?圣德太子当然也知道他们会闹事,所以这个新制度只在中小贵族中实行,而大贵族的儿女们就要特殊照顾了(要考虑国情,不能照搬外国的东西)。广大日本小民还和以前一样,没希望当官。朝廷掌握了更多的人事大权,比以前更有威信了。
  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改革很可能参考了中国皇帝的做法。但皇帝比天皇可厉害多了,此时,隋朝的杨家皇帝已经把所有朝廷命官的任免权都抓到了手里(汉朝到南北朝的地方高官可以直接任命低级官吏),又发明了科举制来提拔小民。虽然中国的爵位还可以世袭(有爵位,就有工资和一些特权),但朝廷的官职不能直接传给儿子(在古代中国想做“官二代”,还是有不少办法的,但比较费事,要走很多程序)。
  作为那个时代的日本“中国通”(他的一些好朋友还来过中国),圣德太子当然会觉得中国的制度太伟大了,做梦都想让天皇像中国皇帝那样独揽大权。但他做不到,因为苏我家和贵族们的实力太强了,“中国经验”在此时的日本无法彻底实行。
  摘自书籍《亚洲的叛逆》 徐烨(著)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