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英国历史 > 莎士比亚是如何进入中国的 莎士比亚为何在中国这么受欢迎

莎士比亚是如何进入中国的 莎士比亚为何在中国这么受欢迎

非我族类 2017-04-20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不仅在英语语系国家有很大高的地位和盛誉,在中国也是长盛不衰。虽然在认识莎士比亚方面,中国比德国迟了一个多世纪之久,但这并不影响莎士比亚在中国的声誉。那么,莎士比亚是怎样进入中国的?他又为何在中国这么受欢迎呢?
  外媒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中经典台词译成中文的一个版本,在这句话里,“毁灭”前面的被动语态根本没有翻译。
  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1月19日报道,考虑到中文的习惯,中文版的李尔王说:“一无所有只能换来一无所有。”
  《哈姆雷特》的台词“言以简为贵”在一个中文版本中可能是最简短的:只有四个音节长。莎士比亚——在中国也称作“莎翁”——作品在中国即将获得更大的推广。2014年9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宣布一个计划,将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翻译成现代标准汉语出版发行,包括37部莎翁剧作和154首十四行诗。英国政府将出资240万美元给予支持。这个计划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全球翻译推广莎翁作品,以纪念《第一对开本》——即1623年刊印的莎士比亚剧本作品集——诞生400周年的努力的一部分。
  从阿拉伯语到祖鲁语(更不用说克林贡语),莎士比亚被认为是近几个世纪以来作品获得最广泛翻译的世俗作家。19世纪德国的浪漫主义者崇拜其作品的强烈情感和无拘无束,苏联艺术家将其转化成现实主义和社会觉悟的典范,莎士比亚在现代东亚是时髦的一个象征。台词的普遍性和人性是其得到推广的一个原因,不过全球化和英语的普及也功不可没。日本导演黑泽明或许是莎翁作品最著名的亚洲翻译。他执导的电影《蜘蛛巢城》和《乱》分别根据莎士比亚名作《麦克白》和《李尔王》所改编。事实上,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莎士比亚已经不止是莎士比亚,他已经成为“一个象征,一个信号,你可以把很多东西放进去的一个容器”。
  报道称,在中国大陆,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一个鲜明的民族传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标志。而西方的大部分地区此前对这种现象一无所知。
  不过,莎士比亚作品进入中国最初和西方帝国主义以及英国在亚洲的扩张有着密切联系。莎士比亚的名字最初出现在中国是在1839年,它出现在林则徐主持翻译的书中。后来,林则徐在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学者指出,莎士比亚的名声在中国越来越大,这要感谢一些中介——盎格鲁-欧洲传教士、译者和中国改革派,即便他的戏剧仍然鲜为人知。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姆和玛丽·兰姆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1807年)是最早的中文译本的来源,出版于1903年和1904年,有着像“哈姆雷特杀叔复仇”和“普洛丢斯为满足欲望背叛好友”(《维洛那二绅士》)之类的标题。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随着中国走向改革和复兴之路,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和人文主义确立了莎士比亚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地位。 梁启超和鲁迅——这一时期主要的中国知识分子——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莎士比亚的戏剧上演,但对莎翁如何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代表感到好奇。正如一名学者指出,他们研究莎士比亚的作品,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反衬“中国传统戏剧在描绘广泛人性上的失败”。
  在20世纪之前,戏曲——因其独具风格的演唱、表演和杂技组合,在西方被称为“中国歌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主要形式。1922年中国剧作家田汉发表译作《哈姆雷特》时,话剧仍然是一种西方风格的新玩意儿。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第一次有了以完整戏剧形式,并用白话文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同时还推动了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舞台上长达20年随心所欲的试验。它还帮助确立了《哈姆雷特》的核心地位:之后至少有十几种中文译本。作为一部描绘王室和腐败官员之间权力斗争的作品,《哈姆雷特》几乎立刻就融入了中国。
  另一部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作品是《威尼斯商人》。1927年,这部作品以无声电影的形式在上海上映。这部名叫《女律师》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观众尤其感兴趣的故事:机智女友假扮律师,在法庭上救下男友。这一出剧后来被收入中学课本,现在也仍然是。西方所关注的犹太人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对中国观众来说意义不大,他们更关注儒家伦理和利(即钱财)及义(即忠于朋友)之间的经典冲突。
  报道称,1935年,一个名叫朱生豪的不出名的24岁编辑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后来,这成为中国大陆《莎士比亚全集》的权威译本。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朱生豪一年将三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成中文——虽然经历了日本入侵,还受到肺结核的折磨——直到他1944年死于肺结核。朱生豪的努力恰逢其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致剧院大量扩张,到1966年有160家现代戏剧公司和2万专职演员。
  建国初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现实主义和苏联莎士比亚的强劲影响很快取代了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折衷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自由援引莎士比亚的台词,左翼分子也很容易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找到有关阶级、腐败和反映社会不公的主题。
  报道称,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个社会和政治动荡的时期,期间只有八部“革命样板戏”被允许上演——它们当中没有一部是莎士比亚作品。不过这段时间很短,莎士比亚戏剧很快卷土重来,活跃在舞台上,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如今莎士比亚已经重新成为现代化与中国向西方开放的一个象征,这种情况尤胜以往。中国观众是如此热情,以至于1998年《奥赛罗》在上海演出时,作家希拉·梅尔文声称自己目睹了一场骚乱。有时候中文版的莎士比亚作品和原作存在不少差异,这让西方观察家感到惊诧和慌乱。学者默里·莱维斯抱怨道:“也许比起其他任何国家,中国更擅长用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作品来传递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不是站在作者的立场来表达他的观点。”
  中国早期的译者对莎士比亚作品的人文主义印象深刻——剧中人物和情节的丰富多彩,复杂多变。一位学者说:“在文艺圈里,他被视为艺术之神。”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和新儒家都在莎翁作品中找到了共鸣。
  报道称,最近,莎士比亚作品的各种中文译本正在展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最好快点完成莎翁作品的翻译。2014年8月,著名中国翻译家许渊冲赢得了“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没有出现在颁奖典礼上。据《人民日报》报道,这位93岁的翻译家正“把自己关在北京大学的一个小房间里,忙着翻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他计划在100岁生日之前完成自己独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