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英国历史 > 牛顿及其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是怎样的 为何直到晚清才广泛传播

牛顿及其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是怎样的 为何直到晚清才广泛传播

非我族类 2017-05-16
\

牛顿
  牛顿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从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到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再到反射式望远镜的发明和颜色理论等等,牛顿对自然科学的贡献实在惊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与他的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18世纪上半叶,来华耶稣会士只将根据牛顿月球理论编制的天文表介绍到了中国,而直到19世纪中叶牛顿及其学说才被传入中国,而牛顿天文学、力学及数学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则是在晚清。韩琦教授将为我们讲述这一漫长的过程。
  《历象考成后编》:中文著作中最早提到牛顿
  康熙时编纂的《历象考成》,采用的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 1546-1601)的宇宙体系,而当时西方天文学在观测、理论方面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至雍正时,沿用第谷的方法推算日食已出现较大的误差。一七三零年六月初一发生日食,推算和现实情况不相符,于是钦天监监正明安图上奏,请求对《历象考成》进行重修,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批准。此计划的主要工作由耶稣会士戴进贤(I. Koegler, 1680─1746)、徐懋德(A. Pereira, 1689─1743)负责。一七三七年完成日躔、月离表,由武英殿刊刻,续于《历象考成》之末,但此表无解说和推算之法,除戴进贤、徐懋德外,只有明安图(1962-1765)能用此表,于是顾琮(?─1754)请求增修图表解说,这是《历象考成后编》编纂的起因。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随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不但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同时也受到太阳的引力的影响,《历象考成后编》介绍了欧洲天文学的新成果,卷一提到“西人奈端等屡测岁实”一事,“奈端”即牛顿的译名,这是中文著作中最早提到牛顿的名字。“《历象考成后编》引入用椭圆轨道计算月亮运行的新内容,包括一平均、二平均、最高均、三平均等,介绍牛顿以来发现的因太阳摄动造成的各种周期差。”韩琦补充说。
  牛顿在一六八七年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从力学原理上解释了月亮的运动。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证明,由于太阳摄动的影响,生成了月亮运动的主要周期差和近地点的进动,他还发现以前不为人知的各种周期差。牛顿发表的月球理论影响了当时在德国的耶稣会士N.Grammatici(约1684-1736),他根据牛顿的理论对月亮运行进行了新的计算,而他的月离表是当时首次用牛顿原理计算的一个表。Grammatici曾任德国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耶稣会学校的数学与天文学教授,而戴进贤也在那里工作过,所以他们之间经常通信,关系友好。Grammatici与欧洲的许多天文学家联系密切,对戴进贤寄往欧洲的天文观测加以宣传和介绍,并打算印刷戴进贤寄给他的有关中国的天文观测报告,同时把他所了解的天文学知识告诉戴进贤。
  韩琦指出,“引入了根据牛顿理论编纂的月离表,能更好预测日食月食的发生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人的需要,这是牛顿理论能够间接传入中国的重要原因。”
  牛顿学说翻译在晚清
  中国向来以天朝自称,但一八四零年发生了鸦片战争,洋人的船坚炮利唤醒了中国人对科学真理的认知,并深信学习西方的科学才可重振天朝大国的声威。与此同时,新教传教士也看准中国人这个心理,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作传教策略,试图感化中国人民,从此就有大量的西方科学翻译在中国流传。
  韩琦介绍说:“一八五九年出版的《重学》是晚清第一部较系统地介绍牛顿力学体系的中文译着,译自胡威立(William Whewell, 1794-1866)着《力学基础》,由艾约瑟(Joseph Edkins, 1823-1905)、李善兰(1811-1882)合译。第一版只有十七卷,后经增补成为二十卷,附圆锥曲线说三卷。前七卷介绍静力学知识,卷八至卷十七介绍动力学内容,卷十八至卷二十介绍流体力学。”
  还有《奈端数理》,即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此书初由李善兰、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 1815-1887)和傅兰雅(John Fryer, 1839-1928)合译。李善兰于一八八二年卒前,将译稿交予华蘅芳校订。一八九七年华蘅芳(1833-1902)将之交与梁启超(1873-1929),后丢失。过了近四十年,译稿为章用(1911-1939)所得。章用是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章士钊(1881-1973)之子,曾任浙江大学教授,他在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写给李俨的信内提到:“《数理格致》四册,书内又题《数理恥元》,有‘鹑螟巢’印,虽未署作者译者名,然细读之下,即知为奈端译文,其出自李善兰之手,亦无疑问。钞本图表均留有空格待补,以校欧文原籍,亦若合乎节云。”
  结语
  牛顿学说的影响力绝不只于自然科学界、工业和技术界,更重要的是透过科学真理去推动了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革命。当牛顿学说在中国传播时,给清末维新派、革命者及有识之士很大的反思,就如鲁迅(1881-1936)在《科学史教篇》中的一席话:“哈威,如波尔,如奈端,皆偏内籀不如培庚,守外籀不如特嘉尔,卓然独立,居中道而经营者也。……故科学者,神圣之光,照世界者也,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作者:陈炜桢)
关键词: 牛顿 牛顿学说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