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英国历史 > 1931年英国议会出台威斯敏斯特法案的原因

1931年英国议会出台威斯敏斯特法案的原因

非我族类 2018-03-13
\

 
  1931年11月21日,英国颁布了《威斯敏斯特法案》。《威斯敏斯特法案》的出台根本原因在于英国自身实力下降使其丧失了继续控制庞大殖民地的能力,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因促使英国出台这份法案。究竟还有哪些原因呢?
  1931年12月,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规定“……在本法令生效后由某一个自治领议会所通过的任何法律和任何法律规定,均不得因它们与英国法或联合王国议会的任何现行的或以后的法令规定……相抵触而无效或不能适用……。”但在此前的1865年,英国议会已通过法律规定:“英国殖民地制定的法律不得与伦敦通过的法律发生矛盾。”因此,威斯敏斯特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拥有独立地位,并在法律上与英国拥有平等地位,从此,英国失去了对自治领的实质性政治控制。英国议会为什么会在此时对自治领的政策作出这样重大的调整呢?
  一、英国自身实力下降使其丧失了继续控制庞大殖民地的能力(根本原因)。
  由于英国率先开展并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英国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英国发展相对缓慢,对殖民地的控制力逐渐削弱,特别是第一次大战使英国欠下大量外债,变成美国的债务国;经济实力下降,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地位发生动摇。由于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导致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力量也随之被削弱,难以继续维持在世界范围内的庞大殖民体系,不得不对殖民地政策进行调整,同时对自治领的政策也有所放松。
  二、一战后,英国殖民地和附属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加剧了英国的困境(重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许多殖民地爆发了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等,沉重地打击和动摇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虽然英国政府集中力量镇压了印度、埃及等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暂时稳定了大英帝国的东方“生命线”,但它的虚弱也暴露无余,殖民体系开始瓦解,大英帝国的衰落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要继续维持对包括自治领在内的庞大殖民统治区域的有效统治已显得力不从心,只能抓住事关英国核心利益的“生命线”殖民地如印度、埃及等,而适当放松对自治领的控制。学习历史,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尊重历史,抱以不随意篡改历史的态度,才能严谨做题、严谨学习,并能培养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三、自治领要求彻底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拥有完全独立的国家地位和权利的分离运动的大大加强,使英国别无选择,只能有保有弃(重要原因)。
  1921年,经过爱尔兰人民的长期斗争,英国被迫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权;而英国的老牌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联邦等自治领也在积极要求享有自治权,彻底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拥有完全独立的国家地位和权利。自治领分离运动的大大加强,说明英帝国殖民体系难以继续维持下去,英国政府只能顺应形势进行政策调整。
  四、英国需要自治领的支持,才能在战后抵制美国,控制欧洲,操控国联,继续维持大英帝国的主要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利用英国衰弱的机会,美国企图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取代英国称霸世界。因此,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倡议建立一个实际由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以便实现美国对欧洲和世界的统治。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挑战,英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一方面联合法国抵制美国的挑战,另一方面又努力使其自治领加入国联并取得席位。1920年1月国联成立时,共有42个成员国,每一个成员国在国联的权利机构———国联大会中都有一票表决权。由于大英帝国的所有自治领都成为国际联盟的会员国,因此,英国在国联的主要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挫败了美国的企图,在国联中占据了优势,导致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最终国际联盟的领导权实际操纵在英国手中。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英国控制国联和与美国抗衡离不开自治领的支持。由于自治领的作用以及其态度对英国的重要性,英国不得不对自治领“另眼相看”,采取和对其他殖民地不同的政策。在自治领要求权利呼声高涨的时候,英国只能对自治领作出让步,以换取它们在国联和其他国际事务中对自己的支持。
  综上所述,英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迫于无奈,不得不在1931年12月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放松了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从此,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动摇。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