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以史为镜 > 世界回眸 > 沙特贝都因人的定居工程

沙特贝都因人的定居工程

2015-03-20

施 桦

自古以来,阿拉伯半岛就是一个以游牧经济为主的地区,但自沙特王国在半岛建立以来,尤其是在沙特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后,国家为了使分散游移的贝都因人定居下来,游牧经济尽可能快地过渡到现代经济,并尽快使沙特劳动力沙特化,以减轻外籍劳力对沙特带来的巨大压力,沙特逐渐加大了对贝都因人定居工程的力度。进入新世纪,沙特贝都因人的比例已降至5%以下。

一、贝都因人的变化

直到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阿拉伯半岛居民还过着部落式的游牧生活,习惯生活在以血缘关系、部落酋长制为主要特征的传统部落文化氛围中。在沙特建国前后,其游牧业在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时,游牧民以畜养骆驼为主,也养少量的羊,冬天在绿洲周围放牧,其他季节则深入沙漠寻找水草和野兽,并在游牧迁徙途中从事商贸活动,如运输旅客尤其是朝觐者和货物,或以牲畜的毛、皮和乳制品换取定居民的椰枣、粮食和布匹,这种原始的农、牧业产品的交换是当时半岛的主要贸易形式。1。部落是游牧民的社会组织形式,牧场属部落公共财产,牧民本人除帐篷、武器和牲畜外,没有其他财产。2游牧生活十分艰辛,恶劣的气候常给牧民的收入造成极大损失,因此,他们除放牧外,还进行劫掠或向过往商旅收取过境费等。

半岛的游牧民分为全游牧民、半游牧民和定居民三种。20世纪30年代,游牧民是沙特人口的主体,约占总人口的80%,到50年代降至约50%,70年代为15%~20%,80年代中期后基本维持在5%左右。60~70年代,沙特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大批游牧民涌入城镇,成为定居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沙特政府推行的游牧民定居政策;二是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吸纳了大量游牧民劳动力等因素所至。前者使大批游牧民自愿成为定居民,后者则吸引了大量游牧民进入油田或城镇,成为油田工人、政府及私营部门的工人以及军人等。60年代后期,沙特有80.3%的游牧民成为蓝领,15.9%的进入服务性行业,成为技术人员的仅为3.8%。3

二、游牧民定居工程

游牧民定居工程是沙特建国后的一项巨大工程,也是沙特的基本国策之一。它始于一战前的伊赫万运动,其目的是通过伊斯兰教的影响力,让分散游移的贝都因人定居下来,成为新兴王国的一支生力军,而沙特王国的缔造者阿卜杜·阿齐兹·沙特就是这一计划的创始者。

第一个游牧民农业定居点始建于1912年。随后,为了加强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沙特家族对各部落的统治,建立游牧民定居点的速度逐渐加速。1932年,阿卜杜·阿齐兹又制定了一系列游牧民定居计划,如将土地分给游牧民;帮助他们建立起家园后,再将他们从荒漠中迁入,定居下来。到1939年,全国已建立起143个游牧民定居点,定居民已达20余万人,其中不少人成了沙特王室最忠诚的战士,沙特统一的主力军军人。

40年代后,沙特游牧民定居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二战后,由于沙特国内的交通运输及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尤其是油气的大量开发,传统的游牧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危机加剧。进入60年代,沙特政府为游牧民定居制定了新的计划,掀起了新一轮的定居活动高潮。其目的是为了改造游牧经济,使之过渡到现代的定居农业,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劳动力。1961年,西兰河谷定居工程计划开始实施,政府负责提供水泵、拖拉机、农具、种子和燃料,供游牧民集体使用。4只是,当时在制定、实施该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全面考虑当地的实际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致使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1964年,政府又开始了阿西尔省哈立德地区的费萨尔国王示范游牧民定居工程计划,于1971年完成,成功地让大批游牧民在这里定居了下来,为全省甚至全国的游牧民定居工作树立了典范,提供了经验。

除在政策上鼓励游牧民定居外,60、70年代以来,沙政府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来推动游牧民定居事业的发展,如向已定居下来的牧民提供资金和土地,为他们畜养牲畜和购置汽车提供贷款或补贴,帮助他们防治牲畜疾病和引进良种。在沙特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农牧业是重点发展的一个部门。政府充分发挥石油资源优势,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牧业发展的措施,如颁布土地调整和分配政策、增加耕地、兴修水利、大办农场、鼓励游牧民定居等。

80年代初期,沙政府为进一步鼓励游牧民定居,采取了更多的优惠措施,如补贴他们一半的饲料成本和从国外空运良种牲畜的全部费用等。但在实施过程中,从国家优惠政策中受益的主要是部落酋长和大牧主,一般牧民则得益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定居的积极性。在随后的四五和五五计划中,沙政府修改了游牧民定居计划和政策,并在一些可开发地区加大投资力度,迅速推进这些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将那些生活在难以开发地区的游牧民吸引到这些地区,让更多的游牧民自觉自愿地成为定居点的居民,使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得以实现。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沙特实现了国内大部分地区由传统的游牧社会向新型的现代社会转变,除大量油气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政府平衡、全面地发展社会经济外,其中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功不可没。这一工程使沙特在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上,找到了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结合点。

三、阿西尔省——定居工程的典范

自1912年沙特开始实施游牧民定居工作,到60年代末,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经历过挫折和失败,遇到过很多困难和阻力,尤其是1961年开始实施的西兰河谷定居工程计划,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间,最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沙特政府开始了阿西尔省哈立德地区的费萨尔国王示范游牧民定居工程计划,经7年多的努力,于1971年圆满完成,成为定居工程的典范,并为以后制订和实施这类工程计划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沙特全国划分为13个省区,阿西尔省位于沙特西南,与也门接壤,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区为平原,内陆为山地及半沙漠,有比舍和泰斯利斯两条季节河。

长期以来,阿西尔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欠发达,其落后程度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即以礼拜而言,它是每个穆斯林的必做功课,但当地的许多游牧民根本就不知道礼拜的具体时间,不知道斋月的封斋或开斋时间,而其他节日也往往是过后才知道。游牧地区基本是无医无药,疾病流行,牧民一旦生病,只能听天由命。骆驼是当地牧民惟一的交通工具,他们间的相互交流和通信通过一种“哨子”来完成,用它吹奏出不同的调子和节奏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和传达各类信息。

游牧是阿拉伯人的传统工作、生活方式和获取生活来源的主要途径。阿西尔省靠海,降雨量相对较多,气候较温和湿润。它不仅是沙特的重要农业区,而且是水、草较为丰富的牧场,终年有花,加上没有污染,十分适合牲畜和蜜蜂繁衍。自古以来,阿西尔的游牧民就从事游牧、放牧和养蜂三种职业,也种少量的地,沿海居民则从事捕鱼、造船等职业,但总体上对渔业并不重视,捕鱼只是他们的一项由来已久的传统娱乐活动。

阿西尔省游牧民定居工程计划的实施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首先,相关部门对该地区作了周密、细致考察,根据所得资料,选择出适合建定居点的地方,并做出详细规划。一般情况下,定居点都选择在靠近公路,或能充分利用国家已建有基础设施,如水、电、通讯网站附近,以利于定居点的建设和发展。

2.在那些尚不具备基本基础设施,但又必须建定居点的地方,则由政府投资,先修建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3.然后在这些选定地点建造福利房,配备相应的公共福利和社会基础设施,如清真寺、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逐渐形成现代化的定居发展中心。这些发展中心只供游牧民居住,提高他们定居后的衣、食、住、行等水平,保障其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阿西尔省内的很多地方都有这类定居发展中心,其福利住房和公共福利设施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完善,中心的生存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在阿西尔的每个定居中心甚至还有数量不等的别墅,世代居住在帐篷中的游牧民已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4.中心基本建成后,相关部门又努力为定居民提供工作机会,或为他们发展私有经济提供便利和各种必须的帮助。

阿西尔省定居发展中心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哈立德地区的费萨尔国王定居发展中心和盖赫迈地区的苏尔坦亲王定居发展中心。两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近似,都位于索达山脉和红海之间,整年酷热盛暑,即使是冬季,气温也高达摄氏30度,夏季则达50度。

大批定居发展中心建成后,游牧民开始过上了现代生活。曾有人担心,贝都因人住到定居发展中心后,会贪图享受,不愿再工作,这岂不有违建立中心的初衷吗?但现实证明,定居点的人们不仅充分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而且对自己过去的职业技能和风俗习惯仍牢记不忘。在哈立德和盖赫迈两地,到处都可见到仍在从事传统职业的家庭。阿里·本·艾哈迈德是哈立德定居点的一个贝都因人,今天他仍然养着一大群羊,每天清晨赶着羊群到5公里外去放牧,放牧就是他的工作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说,他是定居发展中心里的游牧民缩影。这说明,贝都因人虽然搬进了新居,并未变得懒散,他们仍在为更好的未来奋斗着。也有人预测,在新的定居环境里,传统职业将难以为继。但实际情况是,在每个定居发展中心,许多贝都因人的传统行业不仅保存了下来,而且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衔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然,为满足新生活的需要,定居民又开始从事一些新的职业和活动,如参加职业培训学校,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哈立德职业培训学校就是其一,该校主要招收游牧民子女,至今已对167名学生进行不同职业的培训,已有46人毕业,开始从事新的工作。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定居贝都因人进入政府行政部门的各个分支机构从事着对他们而言的全新工作。5

沙特政府将阿西尔省作为游牧民定居的典范,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实施的一系列定居工程已取得成功,使其社会、经济、文化及人们的思想与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绝大部分的游牧民都已过上了舒适的定居生活,字面意义上的游牧民的含义在阿西尔的社会中已经消失

四、定居工程成功的原因

沙特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变,原有的大量游牧民源源不断地流向其他行业领域,并定居下来,其主要原因在于:

1.首先,在二战后蓬勃兴起的石油工业的强烈冲击下,在政府实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过程中,游牧民社会、经济内部发生了质的分化,传统游牧经济日趋萎缩和瓦解,从而导致游牧民向其他经济部门分流和人口锐减。

2.沙特政府在农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牧地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农牧业收入的增加都对游牧民产生了很大引力。

3.沙特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驱使和吸引着农牧业人口涌入城镇,使城镇人口急剧膨胀,进一步加快了沙特传统的单一农牧社会的瓦解和向多元的现代社会、经济的演变。

4.50年代后,由于严重的旱灾和牧场因过度放牧而日趋荒凉等原因使游牧业受到沉重打击,游牧民没有能力购买先进的交通工具来迅速地找到更好的牧场,只能进入城市和油田寻找新的工作。

5.60年代,随着石油的开发和利用,石油工业领域面临劳动力奇缺等问题,促使不少游牧民成为石油工人。到70年代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强了对游牧民的吸引力,到70年代中期,游牧民人口以年均2%的速度下降。

五、定居工程带来的变化与不足

从沙特城市化的速度和城镇的变化看,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迅猛。70年代中期后,沙特城镇数量、规模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非城镇人口尤其是大量游牧民涌入城镇,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原先的荒原。据统计,1970年,生活在沙漠的游牧人数约占总人口的60%,小城镇的居民约占20%,到1980年,生活在1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数已占到42%,小城镇人口下降到12%,沙漠居民只占46%了。另有资料表明,80年代初,半岛约有85%的贝都因人已选择定居方式,现代化的城市已经或正在取代传统城市。7如今,传统的游牧民正逐渐消失,但它对沙特人的品德、个性和日常交往仍有深远的影响。

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后游牧民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可归纳如下:

1.部分定居民已主动摒弃了旧习惯,最明显的是穿着和个人形象的改变。

2.定居发展中心保持了稳定发展,游牧民在他们的生活、工作、社交等各个方面都已有了时间概念和对时间价值的认可。

3.一些家庭已拥有信息接收工具,如电视机、收音机等,使家庭成员的思维水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转变,相当部分的年轻人有了电脑、手机,与因特网连网,已能了解天下事。

4.家庭主妇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家具,如洗衣机、电冰箱、电灯等,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5.定居民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了转变,如学生们能持续学习到高中阶段,有些已进入大学。在哈立德游牧民定居中心建立初期只有小学生84人,而今已达156人,初中生56人,高中生80人。青少年中已无文盲。社会成员已普遍有了“只要有手艺,不怕没饭吃”的观点,愿意进入职业培训中心受训,以掌握一门或两门手艺。这说明定居已抛弃了那些曾阻碍他们自食其力的旧观念和旧习惯。

6.由于建立了医疗卫生机构,多年来在游牧民中流行的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结核病等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7.定居民已开始从事新的职业和工作,如充当政府机关职员,收入不断提高,明显改善了家庭生活水平。

8.定居民开始改变旧的社会风俗,如盖赫迈地区的一些长老和酋长们签订协议,限制彩礼数,取消许多因结婚给年轻人带来经济压力或阻碍他们自由恋爱结婚的传统习俗和规矩。

9.定居游牧民的社会意识增强,融入了现代社会、经济潮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游牧民定居工程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1.国家和私人企业还应继续加大对游牧民定居发展中心的投入,为定居下来的牧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或为他们兴办自己的经济实体提供帮助和便利,以巩固已取得的成就。

2.一些部门要加强对定居游牧民子女进行职业培训,如渔业公司应主动为举办培训班,传授捕鱼和下海的知识,然后雇佣青年人成为本公司的职工。

3.尽快在游牧民发展中心建立定期自由交易市场,为定居民提供蜂蜜、牲畜和手工艺品的交易场所。

4.增强家庭生产意识,将建立家庭产品交易场所列入当地市场经济发展计划。

5.加强妇女教育工作,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不同种类的工作。

定居是游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沙特将牧区不稳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向现代化、科学化、稳定化过渡,逐步改变牧区落后生产方式和生活的根本途径。对部分仍从事游牧的地区,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科学养殖和牧业机械化,以增强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牧业生产水平,增加牧民收入。随着大批游牧民的定居,传统与现代因素共存,形成沙特既不同于西方也有别于东方的独特的多元社会结构。沙特社会结构的变革已为沙特带来异乎寻常的影响,各新兴阶层的出现及其力量的不断壮大,使社会结构增强了活力和包容性,传统社会遗留下的封闭、保守、排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新的社会结构为新意识、新事物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有利于沙特社会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和发展。另外,新的社会结构还为沙特用相对进步的生产关系逐步取代滞后的生产关系创造了必要条件,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和提高,这是确保沙特最终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沙特社会结构已发生的变革对推动整个沙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这与沙特推行游牧民定居政策是分不开的。

注 释:

黄民兴:《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4、132、134页。

尼·伊·普罗申:《沙特阿拉伯(历史与经济概况)》(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28页。

钱学文:《当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261页。

艾努尔·本·穆罕默德:《阿西尔地区发展中心居民的文化和社会变化》,《费萨尔》月刊,2004年8月,第17、18页。

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第1版,第222页。

(阿拉伯世界)

关键词: 沙特 工程 贝都因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