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明朝历史 > 明朝时期的燕京八景是指哪八景

明朝时期的燕京八景是指哪八景

新之助 2016-03-04
\

燕京八景
  北京自辽代起就有了“燕京”这个别号。“燕京八景”即北京的八处名胜古迹。明代的“燕京八景”,分别是长城居庸关的“居庸叠翠”,玉泉山的“玉泉垂虹”,太液池的“太液晴波”(清代改为“太液秋风”),琼岛的“琼岛春云”(清代改为“琼岛春阴”),德胜门外西北的“蓟门烟树”,香山香雾窟的“西山霁雪”(清代改为“西山晴雪”),卢沟桥的“卢沟晓月”,朝阳门外的“金台夕照”。
  明代诗人在游览“燕京八景”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都城的迷人风貌,体验并享受到自然与人文景观给他们带来的美感,留下了大量歌咏“燕京八景”的诗歌作品。让我们来赏析明代八景诗,随诗人神游一番。
  一 居庸叠翠 许鸣鹤
  山带孤城耸半空,势凌恒岳远相雄。
  万壑烟岚春雨后,千峰苍翠夕阳中。
  关门直拱神京壮,驿路遥连紫塞通。
  自是中原形胜地,常时佳气郁葱葱。
  诗人开篇就赞叹长城居庸关的雄伟气势和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长城就像缚在崇山峻岭上的漫长飘带,居庸关城孤高耸拔直入半空,其气势欲超越北岳恒山而与之遥相争雄。作者接着描绘出居庸关在时节变换中美丽的自然风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之后,在温柔而灿烂的夕阳照耀下,这里的千峰万壑都笼罩在淡淡的烟岚中。苍翠的林木犹如碧波翠浪,看上去俨然一幅美不胜收的青绿山水画卷。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从写景联想到居庸关重要的地理形势。此关雄踞于神京正北之门户,以其豪壮之姿拱卫着都城。旅客从这里出发的驿路,连通着遥远的紫气弥漫的关隘要塞。诗的结尾,作者发出由衷的咏叹:这里自当是中原大地著名的形胜之地.郁郁葱葱的景观无论何时都呈现出佳美的气象。经诗人的一番描述。“燕京八景”之首的“居庸叠翠”,像一帧色彩悦目、描绘精美的风景画卷,令观赏者过目难忘,回味无穷。
  二 玉泉垂虹 王英
  阴崖翠湿雨微收,一派清泠万壑幽。
  云里玉虹低映日,天边银汉迥涵秋。
  影随斜月穿林过,香泛飞花出峡流。
  涓涓不向人间去,细逐春风入御沟。
  赞颂玉泉山风景之美,诗人首先从整体观感入手。放眼望去,经过稍微停歇的细雨浸润,山崖、沟壑都呈现出一派清泠、幽静、满目青翠而又湿度宜人的绝美胜景。下面作者突出描绘玉泉垂虹的佳美之处:山泉逶迤曲折,其流若虹,其水清澈,晶莹如玉,云雾迷蒙中的泉流自山根石洞涌出,从低处与天空的红日相辉映。夜间,银河在遥远的天边用清凉似秋意的寒光将山水包容。玉泉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斜向天边的明月穿过山中的林木,花香飘浮在清泉之上随之流出峡谷。诗人在末尾点出此泉之非同一般:涓涓细流并非走向普通百姓人家,而是追随春风流人皇家水沟。玉泉出山后名玉河.直通皇宫大内,同时又成为北京城郊名湖的水源。那一泓泓水晶般澄澈的湖水,衬托着白云深处的寺庙和翠绿的青山碧树,使西郊成为游山玩水的好去处。诗人所描绘的玉泉山自然景观真可谓如诗如画,这样的胜景理应名列“燕京八景”之中。
  三 太液晴波 王直
  太液风微驻骑游,碧波荡漾翠烟收。
  晴摇凤彩云容动,暖泛龙光日影浮。
  杨柳条长齐拂水,芙蓉香满不知秋。
  谁谓弱流三万里?此中应即是瀛洲。
  诗人笔下的太液池风光有如人间仙境。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此地乃皇家禁苑,普通人万难进入。作者有幸游览太液池,被这里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所吸引,经过观赏,用诗的语言对其做了如下描绘:骑马或乘车轿的达官贵人停下游览的脚步专心赏看太液池的美景,碧波荡漾的湖面聚拢着青翠的烟雾。游人沐浴在柔和的微风之中,欣赏皇家园囿非凡的气度,连晴空中的彩云和温暖的日影都随着这里的龙凤之气而摇荡,浮泛于湖水之上。岸边杨柳修长的枝条整齐地随风轻拂水面,湖中盛开的芙蓉花把香气布满湖面,使人忘记这时已是秋天。诗人在结句赞叹道:谁说神山昆仑下之弱水远在万里之外?此湖中的小岛、凉亭应当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瀛洲!如今的游客到北海赏景,虽不能领略前三海的全貌,但遥想当年太液池湖光水色,应感到不虚此行。
  四 琼岛春云 金幼孜
  蓬莱东望近扶桑,冉冉春云接下方。
  隔水楼台通御气,半空草树发天香。
  花边驻辇霓旌湿,海上传书鹤梦长。
  应日龙文还五色,殿头常得近清光。
  北海琼岛东山的景色别具一格,明代称此处景点为“琼岛春云”。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华贵的语句赞颂着皇家园林。向东方号称蓬莱的琼岛望去.它就像海上仙山一样靠近日出之地的扶桑神木。春季天空冉冉飘动的云朵似乎要接近下方的琼岛。岛上的亭台楼阁被太液池水包围,却与皇宫里的御气相通。山岛高耸,草木繁荣,好似从半空中散发着自然的清香。帝王乘坐的车马停置在花木旁,七彩的旌旗被濛濛的水气沾湿。宽阔的海面使传书的信使发愁,因为跨海传书所耗之时光,像长寿的仙鹤和无尽的春梦一样绵长。岛上皇家宫殿在日光映照下把五色的文彩返还给太阳,使置身于殿头的游人时常得以接近湖面的清光。掩卷遐思,一个人间仙境般的太液池琼岛浮现在眼前。游客像在欣赏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而自身却已进入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了。
  五 蓟门烟树 杨荣
  蓟门春雨散浮埃,烟树溟蒙霁欲开。
  十里清阴连紫陌,半空翠影接金台。
  诗人描述了当年游“蓟门烟树”所见之美景。相传蓟门是古蓟州遗址,又名蓟丘。辽代及元朝北部城墙故址在今德胜门外西北,俗称土城。燕京八景的“蓟门烟树”,顾名思义,此处景观以树木繁多取胜。诗人首句就描绘出此景给人的第一感觉:空气清新宜人。一场春雨过后,飘浮的尘埃散尽。蓟门以其清爽、明丽的面貌展现在游客眼前。紧接着,作者把目光投向核心景观——烟树。像烟雾弥漫似的大片树林散发着濛濛水气,雨过天睛、这层迷雾即将散开。待晴空丽日出现,诗入极目远望,把整个林区的美景尽收眼底。高耸于半空的十里林带给游入带来清阴、翠影,令入心旷神怡的京城郊野林荫大道一直连接着北方紫塞和东南方的黄金台。在繁华都市中呆久了,若有机会置身于如此绵延广远、枝叶繁茂的近乎原始的森林中,那种满目青翠、荡涤心胸、怡情悦性、身心轻松、一切烦恼忧愁皆被抛之九霄的美好感受,真是消除疲劳的灵丹妙药,更是提高审美情趣的最佳途径。
  六 西山霁雪 胡广
  银屏素壁何岧峣,西山新霁雪未消。
  千林皓影散琼树,万壑晴光凌碧霄。
  高峰更寒初上日,小径迥隔归来樵。
  玉城楼阁在咫尺,从知三岛非路遥
  此景即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的“香雾窟”,在半山亭北,经朝阳洞向上的峰腰中。每当冬雪初霁,在重叠的峰峦上,凝聚着闪耀银白色光芒的积雪,显得格外奇丽。
  诗人以欣喜的情怀将西山霁雪胜景载诸笔端。山崖似屏壁银妆素裹。何其高峻挺拔。西山雪后初晴而积雪却没有消融。千万株林木被皓洁的雪花覆盖,形成漫山的琼枝玉树。千万道沟壑以其洁白的雪光直射碧蓝的天空。当游人初上高峰时,更觉冰雪寒气之凛冽。山间小路远远地遮断了归来樵夫的身影。被雪光笼罩的城墙、楼阁近在咫尺,历历在目,由此可知传说中海上三仙岛的去路并不遥远。作者把这里冬季雪景之美比喻为仙山神境。至此一游,无疑会使人心胸开阔,宠辱皆忘,陶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创造出的奇境中,享受到高雅的美感,其乐无穷。
  七 卢沟晓月 邹缉
  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
  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隐微光。
  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
  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拂晓时分,诗人站在卢沟桥头,仰望天际苍茫夜空中的一轮残月,俯视残月映照下郊野卢沟桥下浑黄的河水。他又抬头向远方望去:空寂的天穹下,树林在平坦的郊外延伸,分开了淡淡的雾霭。弯弯曲曲的河岸看上去似断似连。微弱的晨曦时隐时现。诗人观赏着卢沟晓月的景色,自然会联想起卢沟桥重要的地理位置。它向北不远就可到达都城的皇宫禁城,而漫长的南去旅客所经之车马驿路则通向更遥远的地方。从古至今,有多少行旅之人在此桥上来来往往,他们骑马过桥行色匆匆,五更天漫地的寒霜都被数不清的马蹄踏尽了。诗人当年目睹卢沟晓月情景,想见古今行旅之艰辛,一丝凄清之情缓缓涌上心头。而此景动人之处,恰在凄清。想象一下:在迷蒙蒙的晨曦之中,有人伫立于卢沟桥头,独自享受一份空寂,独自欣赏一幅清景,这位游客该别有一番审美情趣吧?
  八 金台夕照 邹缉
  高台百尺倚都城,斜日苍茫弄晚晴。
  千里山川回望迥,万家楼阁入空明。
  黄金尚想招贤意,白发难胜慨古情。
  看尽翩翩归鸟没,古原秋草暮云平。
  明代的金台位于朝阳门外,为岿然一土阜。诗人站在此处著名古迹前,由写景到抒情,令读者不仅能想见黄金台之雄姿,更能体味出作者吊古伤今的心绪。
  百尺高台倚立在国都城外,在傍晚苍茫的落日馀晖中把玩着即将逝去的晴空。回望远方千里山川,万家楼阁都被通明澄澈的天色拥入怀抱。这景色使人遥思当年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贤士的情景,鬓发已白的诗人心里不禁生发出感慨古今之情。呆呆地站在这里看着一群快速飞回林巢的鸟儿直到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古原和秋草,还有那日暮时分天边的云朵低垂,以致和古原秋草连成一片,难以辨识归鸟的去处。此情此景,颇耐人寻味。吊古伤今乃人之常情,只可惜明代此景今已不存,令人为京城少了个凭吊古迹之处而遗恨不已!
  综观明代八景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赞颂“燕京八景”。古都风貌本就知名,由于有了诗人的艺术创作,就更彰显出“燕京八景”的迷人魅力。诗因景传,景由诗名,观景者吟诵其诗则韵味更佳,读诗者闻其名想其美则更欲亲身一游。尤其是昔日皇家园林,普通百姓焉有机缘一睹其芳容?如今古都北京正敞开大门,喜迎四海游客,更美丽的新北京及其旧有的“燕京八景”,将给游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怡悦身心的无尚乐趣!

关键词: 燕京八景 明朝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