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清朝历史 > 清代地理学研究成果

清代地理学研究成果

山南慕北 2015-11-05
清代地理学

清代地理学
  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在这份地图里第一次详细地绘出了中国的新疆地区。
  清代的地理学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的地理学,另一是西方地理学的传入和吸收。
  明末清初,正是西方近代地理学产生前的酝酿阶段。中国也有类似的酝酿工作,这就是从徐霞客开始的一批主张“经世致用”,研究大自然奥秘的地理学者所做的工作。
  清初,顾炎武(1613—1682)把地理学作为经世的工具,用以探求有益于国计民生的方略。他认真考察和研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特别是在军事上可能会起重要作用的地理位置,这也是他为反抗清朝统治所作的一种准备。他的著作《肇域志》100 卷,专讲地理沿革、建置、山川、名胜。《天下郡国利病书》120 卷,专论地方利病。此外,还著有《昌平山水记》、《营、平二州地名记》和《日知录》等。
  顾祖禹(1631—1692),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写成《读史方舆纪要》130 卷。他写书的目的,有说是“为民族光复之用”,也有说是“有意为反抗清朝统治的军事行动作参考”。他本人的行动也证明了这点。康熙十三年(1674)乘三藩之乱,他只身入闽参加耿精忠起事,以图反清复明,但失败了,后又拒绝在清朝做官,直到去世。   刘献廷、孙兰、梁份等人则为“经济天下”而研究地理。刘献廷认为:“学者识古今之成败是非,以开拓其心胸,为他日经济天下之具也。”他研究《水经注》,完全从当时的民生利病出发来考虑如何加以利用。他说:“西北水道,莫详备于此书。水利之兴,此其粉本也。虽时移世易,迁徙无常,而十犹得其六七..有斯民之志者,不可不熟读而急讲也。”他对过去的地理著作只讲疆域沿革而不谈天地之故的作法提出批评,并建议在地理著作中增加新的科学内容。这种思想对促进中国传统地理学的进步和发展是非常宝贵的。
  在孙兰的地理学思想中,极力主张地理著作不仅要志其迹,记其事,而且要“说其所以然,又说其所当然,说其未有天地之始与既有天地之后”。即探求自然现象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这与近代地理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可惜在中国由于封建统治的桎梏而未能实现。
  古代地理学文献的考释
  清代中期,由于封建统治者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大兴文字狱,使得学术思想沉闷,学术活动走上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道路。不少有名的学者,难以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开拓新的科学领域,而只能按照封建皇朝的严格限制,去做一些校注与解释经典的工作,形成了以考据见长的乾嘉地理学派。如在校勘《水经注》上取得突出成就的有全祖望、赵一清和戴震等。他们的著作《全校水经注》、《水经注释》和《殿本水经注》,在学术上都有一定的贡献。但这种研究学问的方向很不利于新学科的发展。清末,杨守敬以毕生精力对《水经注》作疏,写成《水经注疏》。但最后完成书稿的是他的学生熊会贞。
  清代,给《禹贡》和《山海经》作注释的人不少,其中以胡渭《禹贡锥指》、毕沅《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最为有名。
  边疆地理和域外地理
  清代学者研究边疆地理的目的,在鸦片战争前是为了满足扩大地理视野和管理边疆的需要。比较有名的著作有:杨宾《柳边纪略》,吴桭臣《宁古塔纪略》,西清《黑龙江外记》,椿园氏《西域闻见录》,傅恒《西域同文志》,祁韵士《西域释地》、《西陲总统事略》,徐松《新疆识略》,松筠《西招图略》等。鸦片战争后,由于边患日渐严重,学者们痛感边疆地理知识的不足和外国地理知识的贫乏,于是,为了祖国边防的安全,积极开展了边疆和域外地理的研究。比较有名的著作有:张穆《蒙古游牧记》,姚莹《康輶纪行》、《东槎纪略》,何秋涛《朔方备乘》,黄沛翘《西藏图考》,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东三省舆地图说》,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畬《瀛环志略》等。姚莹在写《康輶纪行》时特别声明:“喋血饮恨而为此书,冀雪中国之耻。”黄沛翘写《西藏图考》时也说:“今英吉利占据五印度..是则南界之防,尤今日之急务也。”
  关于水系的专门研究
  清代还出现了一批专门论述水系分布和状况的著作,如黄宗羲《今水经》,齐召南《水道提纲》,戴震《水地记》,万斯同《昆仑河源考》,徐松《西域水道记》,孙彤《关中水道记》,李诚《云南水道考》,蒋子潇《江西水道考》,纪昀《河源纪略》等。其中以《水道提纲》最有名,全书共28卷,约30 万字,成书于1761 年。齐召南根据康熙《皇舆全览图》并参考大量方志和一些内府秘籍撰写,记载了当时全国实有的山川脉络,都邑城址。每写一条水时,都从源头说起,以主流为纲,其纳受支流为目;写全国水系时,以大河为纲,小河为目。该书记述的水系范围相当广阔,包括北纬18°—56°,东经73°—145°,超过历史上任何水系著作。所记河流数目为《水经注》的四倍,达到5980 条。描述水系的方法和分类体系比前人也有明显的进步。在写法上完全打破行政区划界线而纯以自然水系为准,从上源到河口,顺着河水一泻千里,水系支架历历在目,脉络清晰。记载河流会合点、河曲和峡谷时,不仅注明地名,而且注明经纬度,这种作法为齐召南所首创。第五节方志学清代是方志学大发展的时期。从数量上说,全国现存地方志8100 多种中,清代约有5600 种,占70%;从种类上说,有一统志,通志,府、州、县志,厅志,卫、所志,土司司所志,合志,乡镇志,识略,山水志,湖堤志,水利志,盐井盐场志,宫殿志,寺观志,祠宇志,陵墓志,风俗志,名胜古迹志等。就方志学理论而言,经过方志学家章学诚等的努力,建立了较为完整系统的方志学理论。
  清朝各级政府都很重视编写方志,积极倡导但严加控制。特别是康熙、乾隆、光绪三朝编修最多。从地区上看,北方的河北、河南、山东等省所编志书超过江苏、浙江等地,突破了自宋以来南志多于北志的格局。同时边疆省区也开始修志。政府严加控制修志活动,州、县以上志书几乎全是官修,私人编修的极少。在写法上,清代志书的最大弊端是隐恶扬善,书美不书恶。清代的《一统志》一共修了三部。第一部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开始纂修,乾隆八年(1743)才完成,共342 卷。第二部乾隆二十九年(1764)开始纂修,四十九年(1784)完成,共500 卷。第三部始于嘉庆十六年(1810),道光二十二年(1842)完成,共560 卷。由于第三部的材料截止于嘉庆二十五年,所以通称嘉庆志,即《嘉庆重修一统志》。此志汇载全国各地情况,以省和特别地区为单位立卷,最后附录有外交关系的世界各国。所记地理现象是汇集全国方志的内容,资料非常丰富,超过以前所有一统志,受到人们的重视。
  各省通志的写法有两种,一是以府、直隶州为单位,分述各项制度和人物传记;二是以志为纲,再分述各府州县的情况。
  所有志书的共同点是都采用志、传、图、表的表达方式,这种基本体例来源于正史,是“志仿史例”的结果。
  章学诚提出的方志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方志属地方史,“志属信史”,而不是像他以前的学者那样,一直把方志归入地理类。第二,修方志求其实用,应该“详近略远”。第三,方志的内容分三个部分,“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第四,方志的体裁为四体,一是纪,二是传,三是考,四是表和图。第五,修志的方法,“乘二便,尽三长,去五难,除八忌,立四体,归四要”。第六,方志辨体,即分清各种地方志编纂的体例,划清各类方志的内容界限。这些理论观点,现在看来不够全面,特别是把方志纳入史学范畴后,削弱了方志的地理学内容,影响了地理学的发展,这是不足取的。但在当时,他的理论为建立中国方志学奠定了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 清朝 地理 地图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