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清朝历史 > 历史上真的存在”刀下留人“吗 清朝皇帝为何屡屡赦免死刑犯

历史上真的存在”刀下留人“吗 清朝皇帝为何屡屡赦免死刑犯

彼岸花开 2018-06-07
  我们经常能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一幕:在等待午时三刻被行刑的犯人突然在最后一刻,有人骑着快马举着圣旨大声喊着“刀下留人”冲入刑场,然后带走囚犯。一条人命就这样保住了。在这种惊险时刻被救看得观众是惊心动魄,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刀下留人”的情况吗?
\
  在古代有很多的忠臣名将都是死在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的冲动之下,忠臣比干被纣王挖心,赵王迁冤杀名将李牧,嵇康遭人诬陷被司马昭处死,至此使《广陵散》成为绝唱。夫差听信谗言处死伍子胥,明朝大臣郑鄤被人诬陷遭凌迟处死。白起、蒙恬、韩信、岳飞等等都是死在当时统治者的刀下,如果当时这些统治者能够刀下留人,那么这些名人名将就不会冤死。
\
  而清朝的皇帝们竟开始屡屡赦免死刑犯,《清史稿多尔衮列传》中记载顺治十二年皇帝诏内外大小官直言时政,吏部彭长庚、一等精骑许尔安上书颂多尔衮之功并请求恢复其爵号,为其修墓,这可犯了顺治帝大忌,顺治帝愤怒之下将二人判处斩立决,但是下完圣旨没多久顺治帝就后悔了。于是在行刑的最后关头刀下留人,将二人改为流放。律学家薛允升还记载:朝廷矜恤罪囚,于应死之犯屡蒙宥免,全活者不下数十万万。这其中不妨就有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刻被刀下留人的囚犯。这种情况在清朝时期屡见不鲜,而我们看到的影视剧以夸张的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在真实的历史上的确存在行刑之前突然被赦免的情况,只是不像剧中那样夸张。
\
  为什么在清朝被皇帝判了死刑后又被皇帝赦免了呢?不都说皇帝既然下了旨意之后就无法更改吗?这样出尔反尔是不是显的皇帝太不稳重了呢?其实这不过是皇帝使用的一种震慑的手段而已。清朝规定凡是被判处的死刑者,都要经过皇帝的亲笔勾决后方可执行死刑。这些死刑犯中有的的确是死罪难逃,有的是不必处死,甚至是被冤枉的。因此皇帝会在复批的时候向大臣们询问大是否可从轻发落,大臣们自然明白便纷纷表示可免死罪,就这样死刑犯被赦免了。在古代虽然皇权是高于法权的,但是制定出来的法律只是为了更有效地对付臣子和统治百姓。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没有威胁到皇帝的利益的那些罪犯,判他们死罪其实就是为了达到威慑的目的,所以是否真的执行已经不重要了,这就使得在清朝的刑场上会经常出现皇帝临时下旨赦免的一幕。不得不说清朝皇帝的这种做法,不仅起到了威慑的作用,还使从鬼门关逃了回来犯人感念皇恩浩荡,对皇帝心存感恩、忠心不二。
关键词: 死刑犯 刀下留人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