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宋朝历史 > 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党争

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党争

彼岸花开 2016-05-20
活动方式

王安石
  说起王安石和司马光,可谓家喻户晓。两人同为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本来惺惺相惜,是一对好朋友,但司马光为什么要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两人的政见不同吗?
  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他“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从小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志向在于编修史书,而非政治。
  司马光22岁的时候中了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途。但时间不长,他的父母便先后去世,他只得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在守丧的几年时间里,他充分了解了下层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读了许多史书,对其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认真总结和评论,为以后编著《资治通鉴》奠定了坚实基础。治平元年(1064年),他还修成了《历年图》一书,献给英宗皇帝,这实际上就是《资治通鉴》的雏形。两年后,他又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爱好历史的宋英宗,深受皇帝赞赏。可见,司马光虽然从政。但他的主要精力在于著书立说,而不在于政治。但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要完成历史方面的鸿篇巨制,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司马光一直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
  公元1076年,英宗皇帝驾崩,19岁的太子赵顼继位,即宋神宗。神宗皇帝把在江宁担任知府的王安石调到中央朝廷任翰林学士,成为皇帝身边的大臣。从此,王安石与同为翰林学士的司马光关系日益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谈论时政。在闲谈之中,二人也有过一些争执,但最终都是一笑了之。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友好的,虽然在政见上有分歧,有争执,但对于二人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并不放在心上。特别是对于司马光来说,他与王安石在政见上的不同,也只是争执一下而已,绝不会因此而成为政敌,因为司马光对政治是不怎么感冒的。
  这年冬天,神宗皇帝率文武大臣到南部祭天。按照祖制,皇帝祭天完毕,要遍赐金帛,但由于宋朝连年发生自然灾害,致使国库空虚,宰相曾公亮等人就建议免除赐金帛之举。司马光和王安石当时都在场,司马光十分赞成宰相的意见,他说:“救灾节用,应从主上和朝中贵官近臣做起。”王安石听了却说:“现在国家财力不足,并非奢靡而起,而是不善理财之故。”司马光在平时与王安石的闲谈中,就知道他有变法图强的志向,别人不知道他的话中之意,而司马光心中是非常清楚的。司马光在精研史书的过程中发现。历朝变法,几乎无不以失败而告终,特别是离他们最近的本朝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没施行几天便夭折了。所以他更加反对王安石变法,怕王安石重蹈覆辙,身败名裂。此时,耿直的司马光见王安石当面驳斥自己,便与王安石争执起来。这次争执与平时的争执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这次争执是在皇帝面前而已。神宗皇帝见状,觉得很不像话,就制止了他们的争执。
  王安石在与司马光发生争执不久,就向神宗皇帝递上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他在札子中指出:北宋王朝代代墨守陈规。不思新变,流弊十分严重。而农民之所以“坏于差役”,皆因“其于理财,大抵无法”。年轻的神宗皇帝也看到国家财政空虚,政治腐败,军事力量不堪一击,早就想振作一番。以扭转国家的形势。他看到王安石的札子后,简直欣喜若狂,立即召见王安石,商讨变法之事。王安石在神宗面前侃侃而谈。很合神宗心意。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党争
  新旧之争,王安石变法这场大戏究竟如何?
  很多的故事在历史的沉淀下变得越发的精彩,我们从后人的角度看前人的故事,不得不感叹一句:真是一场精彩的大戏。
  镜头转到北宋这个朝代,历史上很多出名的人物都是出自这个时代,像苏轼、王安石、司马光这些人,只要是接受过中国教育的人对这些人都不会陌生。
  我为什么把镜头转向在北宋这个朝代呢?那是因为我在这个时代看到了一场精彩的官场大戏。这场大戏就是历史上颇受争议的王安石变法。
  这场大戏牵扯的人物众多,新旧两派的人物都是响当当的角色,自然,吸引人眼球的自然还是这件事的两个代表人物——王安石和司马光。
  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个名字我们都很熟悉,这可是伴随了我们整个中学时代的人物。但是在历史的舞台上,这两人却是针锋相对,给后人演了一台精彩的对手戏。
  在说这两人对掐的事件之前,首先得说说这俩人的背景。
  司马光砸缸的事情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故事,所以他是小时候就以聪慧出名了的。而王安石也是小时候因为过目不忘饱读诗书而被誉为了神童,所以这两个人的起点非常的相似。
  他俩相似的还有踏足朝堂的风格上,两人均是不拘泥小节的人物,这两人也都是公认难得的正直不阿,不求闻达做官,但求贡献人间的贤良君子。
  但是就是这样两个明明应该很投机的人,却是演成了对手戏。
  且看,王安石一身正气要求变法,大力革除旧法主张新法。磨刀霍霍大有一番作为的样子,但是在这个时候,其他的以司马光为代表的重臣不乐意了。
  “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反对声一拨接着一拨啊。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回应掷地有声,我就要这么干了。加上当时的老大神宗皇帝的支持,变法的态度绝对不会变。
  可是作为主角的司马光岂会善罢甘休?眼睁睁看着王安石这么玩下去?显然不可能。
  第二年司马光就开始了谆谆教导,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实施过程中的四项弊端。
  王安石的回应呢?十分简单粗暴的写了一封只有人家十分之一的《答司马谏议书》。这态度就很明确了。
  在后人的角度上来看这篇回答。虽然文字功底文采什么的确实不错,但是用在变法上却是有点证据不足,显得抽象。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自然就会互掐啊。但是王安石是有后台的,司马光也掐不过啊,不过人家也是有骨气的,挥一挥衣袖,一片云彩都不带。
  司马光走了,王安石斗志昂扬地开始变法了。可是这种变法就跟小孩子举起大旗子说读书无用一样。朝中的士大夫是不支持这个变法的,所以王安石找来一些新的帮手来帮助自己,一时间就形成了新旧两派互掐起来了。而且当时还有地域情节,南方人跟北方人之争,也算是演了一个笑话吧。
  这部剧的看点在于起起伏伏,本着这一路风头耍到底的王安石要是笑到最后,那么这部剧就跟开了外挂没啥区别了。王安石的后台神宗去世,由新上任的哲宗皇帝管理。奈何哲宗是个小孩子,一切得听太后的。然而太后又是听司马光的,那么看点来了。
  司马光的朝代来了啊,出任宰相后马上就废除新法,一点都不留。别人劝说留下优秀的条令,他也不听,真正是把任性给进行到底。跟王安石一个倔脾气,都是拗相公。
  故事到司马光这就结了么?显然没有。
  这部大戏在主角死了之后都还在持续上演,新法旧法的争斗持续不断的升温。两方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们来分析一下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个人。
  这两个人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两个主角,不得不说这两人虽然导演了一场大戏,但是他俩都是失败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他俩的目的是什么?
  国泰民安啊,可是他俩干了啥?两个人各执己见,还纠结两个帮派共同搞斗争,把整个朝堂都弄得动荡不安,这样不计后果的各执己见简直是幼稚。目的都没达到就两人争得热闹了。
  第二,这么浩大的工程给百姓带来了什么?
  王安石变法还是推进了时代的进步的,可是他俩党同伐异,新法固然有缺陷,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取。但是司马光却是完全否认了这一改革的进步意义,这是司马光的愚蠢之处。那么王安石的错在哪儿呢?就在于他太想成功了,想要一下子就推倒屹立这么久的旧律法,这可能么?显然不可能啊,一口气怎么能吃成胖子,何况新法中还有很多的缺陷。
  诸多事实证明,这两个人就是拗相公,而且拗到两边了。司马光直接不接受新事物,王安石就是要推倒一切旧事物。
  得嘞~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心,两人互掐,这还不够,我得拉点小伙伴来助助阵。可是你有小伙伴我没有么?我也有。这就形成了两大派之争上面来了。明明都是两个有名的才子,脑袋瓜都不笨,怎么就会这么偏执呢?明明就是想要给百姓给天下苍生一个更好的生活,却被弄得乌烟瘴气。
  这怪谁?还不是怪这两个主人公党同伐异,各执己见,不知道变通,都把自己的想的是正确的,对方的都是错误的。才上演了这么一场大剧。
  北宋王安石变法这场大戏在后人看来着实精彩,演员都是名人,演出的故事也是起起伏伏颇为精彩。不过这故事的背后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新法旧法之争最后的失败就在于不能太过各执己见。党同伐异这种只会让事情演变的越来越糟糕,明明是想要做好事,却变成了一场大闹剧。后人也要因此吸取教训,在遇到新旧之争时,注意调解,而不是各执己见。这也是适合如今的商场管理的。
  史料有载,苏东坡曾因与司马争政后连叹“司马牛”,这大概是在说司马光的脾气,跟那拗相公王安石有一争——倒不见得说司马光是牛,但由此司马光于变法一事之上的脾性之一斑。
  王安石代表的是革新,而司马光极力守旧,他们只是两个势力推出来的代表,但这二人于变法之争,实在算是倾尽了心力,但也因为太过认真,最后都搞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更惨的是晚景凄凉。半生沉浮之后,倒正可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凄凉不似向前生”来形容。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