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隋朝历史 > 隋朝奖励佛教义学 隋朝长安的学僧组织

隋朝奖励佛教义学 隋朝长安的学僧组织

新之助 2016-03-22
\

隋炀帝
  中国经过战争动乱不断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至隋文帝杨坚在开皇九年(589)攻灭南朝的陈实现全国的统一,结束了长达278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隋朝奖励佛教义学
  在隋统一的社会里,原分隔于长江南北的著名学僧能够相聚一起讨论佛教义理,共同译经、讲经传法,举办各种法事活动。隋文帝、炀帝在长安、洛阳建造大寺,召请各地名洛阳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佛教中心。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把国都从长安旧址迁到龙首原,因在北周时曾受封“郡公”,故将新城名为“大兴城”,宫殿称“大兴殿”,门为“大兴门”,园为“大兴园”。又在靖善坊建寺,名为“大兴善寺”,作为安置来自各地高僧进行译经、传法的中心。高僧灵藏(519-586)在北周时以精于《摩诃僧祇律》和《大智度论》著称于世。文帝即位后对他十分敬重,在建大兴善寺、复兴佛法的过程中都征询他的意见。文帝曾对他说:“弟子是俗人天子,律师为道人天子……。律师度人为善,弟子禁人为恶。言虽有异,意则不殊。”(《续高僧传》卷二十一〈灵藏传〉)可见文帝对佛教具备的社会教化功能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开皇七年(587),文帝降诏请徐州昙迁、洛阳慧远、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济阴宝镇、汲郡洪遵“六大德”(意为六位具有崇高德行的僧人)及他们的弟子各十人进京。文帝接见后,将他们都安置在大兴善寺。昙崇,在北周时以禅学闻名于世,隋初住在长安清禅寺。文帝对他十分崇敬,特许他可以出入皇宫,在他面前自称“师儿”,皇后自称“师女”。
  隋朝长安的学僧组织
  文帝提倡佛教义学,选拔佛教界在戒、定、慧三学方面具有深厚造诣的学僧到长安和各地传教,并选任德高望重的学僧主持传授佛法培养僧众的团体——“众”。这些团体即佛教史书上所说的“二十五众”和“五众”。
  《续高僧传》卷十九〈法应传〉记载:开皇十二年(按:592年)有敕令搜简三业学长者,海内通化。崇(按:昙崇,法应之师)于禅府选得二十五人,其中行解高者,应(按:法应)为其长。敕城内别置五众,各使一人晓夜教习。应领徒三百于实际寺相续传业,四事供应并出有司。
  引文中“二十五人”,有的佛教学者解释为“二十五众主”,是不符合原意的。昙崇以精于禅学著称,门下跟他学禅的弟子有二百多人。他遵照文帝的敕令,从禅学优秀者中选出二十五人,作为“三业学长者”推荐给朝廷,以承担“海内通化”(到各地授业传法)之任。弟子法应是其中出类拔萃者。然而他没有到外地,而在长安实际寺教授从他学禅的三百弟子。
  至于“城内别置五众,各使一人晓夜教习”,应是成立五个学僧团体,各任命一位高僧发挥自己的专长教授佛学。“众”原是“僧伽”(samgha)的意译,即僧团。“五众”,即五个学僧团体,用现在的话说是五个佛学讲习班;“二十五众”,即二十五个学僧团体。
  关于二十五众的设立时间和它们之间的区别,限于现存的资料,已难加以确证。据《续高僧传》卷十五之“论”说:开皇伊始,广树仁祠,有僧行处,皆为立寺。召诸学徒,普会京辇,其中高第自为等级。故二十五众峙列帝城,随慕学方,任其披化。
  据此,所谓二十五众是设置在长安的二十五个学僧组织,参照其他记载,是分别由“众主”主持各“众”。众主学有专长,学僧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众主,投到他主持的“众”中受教。
  据载,僧粲在开皇十七年(597)被任命为“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讲授大乘教理,著有《十种大乘论》;僧琨任“二十五众读经法主”,撰有《论场》三十卷。
  关于“五众”,前引《续高僧传·法应传》说“城内别置五众”,时间是开皇十二年(592)。然而《续高僧传》卷十二〈慧迁传〉说“开皇十七年敕立五众,请迁为十地众主,处宝光寺”,时间与僧粲任“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相同。所谓“十地众”,自然以讲授《十地经论》为主。据载,此外尚有“大论众”,讲习《大智度论》,众主有法彦、宝袭;“讲论众”,讲习大小乘论书,众主有智隐;“讲律众”,讲习戒律之学,众主洪遵善讲《四分律》学;“涅槃众”,讲习《大涅槃经》,众主有童真、法总、善胄等人。这五众是“二十五众”之中的,还是在“二十五众”之外另设的“五众”,仅凭现存的资料,是难以断定的。
  设立五众、二十五众,任命众主的时间,除上述开皇十二年(592)、十七年(597)之外,还有开皇十六年(596)的记载,如法彦、宝袭任大论众主,童真任涅槃众主,智隐任讲论众主,洪遵任讲律众主,都在这一年。
  以上众主都是由隋文帝任命的。文帝以后,史书上不再见有任命众主的记载。实际上,当时盛行佛学的面很宽,前面提到的学科不足以概括当时佛学的内容。有些高僧虽未被任命众主,但影响很大。从现有资料分析,当时最盛行的佛教经典是阐述觉悟解脱内在依据的心性问题的《大涅槃经》和唯识经典《摄大乘论》,此外还有大乘佛教重要理论来源的各类《般若经》、《法华经》以及《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及《大智度论》等。这些经论都是当时佛教界众多学僧热衷研究和讲授的佛典。
  隋朝的佛学直接继承南北朝的研究和讲经的传统。在京城身居要位,对佛学界发挥重大影响的高僧很多原是北朝的僧人。隋朝虽已有智顗创立的天台宗、信行创立的三阶教,然而它们在当时的影响远不如传统的佛学。尽管如此,南北学僧会聚在一起举办讲经、辩论以及各个“众”开展的讲习经论的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佛学理论的发展,是推进以后民族化佛教宗派形成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隋朝 佛教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