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五代十国历史 > 五代十国建筑特色

五代十国建筑特色

山南慕北 2015-10-12
虎丘塔

虎丘塔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政权中心由长安东移至洛阳,再移汴州(开封)。汴州原为唐宣武军治所,其子城扩建为宫城,后周时罗城之外再建外罗城。十国之中,以蜀和南唐境内较为安定富庶,故成都、金陵的营建颇具规模。前后蜀和南唐的陵墓已发掘,木构则留存很少,仅存北汉平遥镇国寺大殿仍保持唐代风格。吴越国以太湖地区为中心,在杭州、苏州一带兴建寺塔、宫室、府第和园林。南方砖塔最早遗物均为吴越所建,如苏州云岩寺塔、杭州雷峰塔;后者开创砖身木檐塔型,成为后来长江下游主要塔型。南京的南唐栖霞寺舍利塔和杭州灵隐寺吴越石塔,石刻精美,富于建筑形象。
  五代时期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地方割据、多国鼎立和少数民族频繁入主中原。受此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艺术出现了多种风格交融、共存的局面,新的建筑类型和风格不断涌现。 五代十国主要还是延续了晚唐的建筑风格,但由于地方割据,交通、人员阻隔,其建筑的地方差异性逐渐扩大。
  虎丘斜塔是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建筑。虎丘斜塔是苏州云岩寺塔的俗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上,建于五代后周末期(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身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虎丘斜塔被尊称为“中国第一斜塔”和“中国的比萨斜塔”。
  虎丘塔为套筒式结构,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的连接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这样的结构,性能上十分优良,虎丘塔历经千年斜而不倒,与其优良的结构是分不开的。塔身平面由外墩、回廊、内墩和塔心室组合而成。全塔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平座(即外回廊)连通。自虎丘塔之后的大型高层佛塔也多采用套筒式结构。
  虎丘塔的砌作、装饰等更为精致华美,如斗棋、柱、枋等已不同于大雁塔那浅显的象征手法了,而是按木构的真实尺寸做出,斗棋已出跳两次,形制粗硕、宏伟;斗棋与柱高的比例较大;其他如门、窗、梁、枋等的尺度和规模都再现了晚唐的风韵和特点。

日期选择

一周趣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