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 > 1月16日 > 中国历史学家黄永年逝世

中国历史学家黄永年逝世

浅草 2015-12-04
\

黄永年
  2007年1月16日,中国历史学家黄永年逝世,终年82岁。
  黄永年(1925-2007)男,汉族,江苏江阴人,,1950年毕业,统一分配至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56年随迁校来西安,1978年调入陕西师范大学,1982年晋升为教授。生前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社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曾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要著作有《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文史探微》、《古籍整理概论》、《古籍版本学》以及包括目录学、版本学、碑刻学、文史工具书的《古文献学四讲》等。与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先生为翁婿。
  1925年10月出生。江苏江阴人。
  1944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常州分校,同年考入中央大学南京部历史系。
  1946年重新考入复旦大学史地系(后改历史系)。大学时代即发表文章,与陈寅恪先生论辩。毕业论文讲唐代河北藩镇,否定陈寅恪先生“以昭武九姓胡为安禄山主力”之说曾为学界所瞩目。
  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同年至上海交通大学任助教。
  1956年任讲师,后随交大迁校来到西安。
  1957年被划为右派。
  1962年安排在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工作。
  1978年9月调入陕西师范大学。 1979年右派问题正式平反改正,恢复讲师职称。
  1981年任副教授。
  1982年晋升为教授。先后在学校图书馆、历史系、唐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
  1983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
  1987年任所长。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2001年退休。
  2007年1月16日18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82岁。
  黄永年先生学识广博,视野开阔,其深厚的文献功力,当世学界罕有其匹。他几十年潜心精研,著作等身,在历史学、中国古代文学和古文献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均有精深造诣,不仅是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北朝隋唐史及唐代文学、古典诗词小说的著名研究专家,更在版本学、目录学、碑刻学、古籍整理等领域内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是古文献学学科的一代宗师。
  黄永年先生先后师从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顾颉刚先生、童书业先生,受业名门,学有渊源。他早在大学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就引起学界关注,受到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的嘉许。近六十年的生涯里,他笔耕不辍,即使在错划右派期间,仍未放弃学术追求,其间撰写有关唐代经济和碑刻书法的文章,直到“文革”以后才陆续发表。
  黄永年先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命感,他在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期间,积极参政议政,时时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他爱校如家,关心陕西师范大学各项事业尤其是文史学科的发展,为学校工作积极出谋献策,竭尽自己的才智。
  黄永年先生一生襟怀坦荡,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虽身历坎坷而志向弥坚。先生平生所奉,正如他自己所说:“科研是要多出成果为学术大厦添砖加瓦,为自己的国家争光彩;教学是培养青年使后继有人,且能超越前人。至于其它得失荣辱,就都是身外之物了。”信哉斯言!他将全部心血皆投身于学术研究而耕耘不止,他将毕生精力都倾注于化育英才而诲人不倦。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唐史专家牛致功说:“黄永年先生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我在1980年以后与黄永年开始交往,他的《唐史史料学》一书在体例、内容、时段方面有很多创新,是学习、研究唐史者的必读书。”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宗国说:“黄先生的学术贡献非常独特,他在唐代政治史的研究方面有很多创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后滨说:“黄先生在唐史、古文献学、古文字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旧学功底很深,他的去世,是唐史研究领域的一大损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任士英:“我硕士生时候导师是牛致功先生,但听完了黄先生所有的课。自己8万字的硕士论文,就是在黄先生的坚持下分两次发表在《唐史论丛》上的。黄先生在版本目录学方面的造诣非常惊人,我听中国书店的人说过,只要是黄先生买下的古书,价格后面再加一个零都算是便宜的。”
关键词: 黄永年 历史学家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