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0年 > 4月6日 > 著名物理学家魏荣爵院士病逝

著名物理学家魏荣爵院士病逝

浅草 2015-12-16
\

魏荣爵
  2010年4月6日,著名物理学家魏荣爵院士病逝,享年94岁。
  1916年9月魏荣爵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是清代著名学者魏源的后裔。其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与蔡锷将军是同窗好友。魏荣爵幼年随家迁往北京,小学毕业后就读上海。刚进入“十里洋场”的上海时,所有课本均为英文,他一时措手不及,上课听不懂,下课后茫茫然,但他知难而进,用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苦读和钻研,第二学期他的英语成绩一跃为全班第一。魏荣爵虽然出身世家,但他进入中学后家境逐渐衰落,以致上大学后不得不以稿酬和做家庭教师来维持学业和生计。
  1933年魏荣爵考入金陵大学物理系,1937年获南京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物理系理学士学位。
  1938~1945年 在重庆南开中学、金陵大学任教。
  1945年以优异的数理、英语成绩考取出国留学,到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大学主攻核物理、获博士学位。
  1945~1947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伊利诺大学研究生,1947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1950年 获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哲学博士学位(Ph.D.)。
  留学期间,依靠有限的奖学金,生活非常俭朴。艰苦的条件激发了他对科学技术的追求,磨炼了他锐意进取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他在工作中取得了累累成果,成了一位蜚声国内外的声学专家。
  魏荣爵早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利用分子弛豫概念和核物理液滴模型,发展了低频声波在水雾的传播理论,并用实验加以验证。这一理论考虑了水滴在声场中的相变,从根本上更正了德国K.L.奥斯瓦底希(Oswatitsch)理论中的错误之处。
  从当时核物理中发展不久的闪烁计数器得到启发,他后来又设计出雾滴计数器,为测定水雾参量提供了新的技术,还在理论和实验上探讨了含超小雾滴空气中声传播规律,得出了适用于各种粒度水雾中声传播吸收的普遍公式。该成果从理论和实验方面都做了开拓性工作。前不久美国出版的《应用物理百科全书》中,魏荣爵的这项研究成果被收录在“大气声学”一章里,用来阐述水雾的形成和消散机理以及相应的测定方法。
  1951年,他响应周恩来总理向海外学者发出归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号召,婉言谢绝了导师的多次挽留,放弃了海外的研究条件和优厚待遇,携夫人陈其恭(原南京大学气象系教授)和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到南京大学担任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51~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兼金陵大学教授。
  1952~1984年任南京大学物理学系主任。
  1978~1992年任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2010年4月6日10时47分,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魏荣爵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
  魏荣爵治学严谨。他执教50多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他的很多学生在物理学和声学的各个领域中进行着创造性的研究,担负着重要的工作。他的8名学生因研究成果突出,先后被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魏荣爵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并能言传身教。他虽然是国内外著名的学者,一代师表,但从不摆长者架子,平易近人,虚怀若谷,青年教师和学生喜欢和他谈学习、工作、思想,因为从他身上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学到做人的品质。魏荣爵很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他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应邀去访问讲学的有10余国、40多所大学。他向海外介绍中国物理学、声学事业的发展情况,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沟通国际校际之间学者互访渠道。1985年以来,在他的主持下,南京大学就召开过四次国际性声学学术交流会。
  魏荣爵博学多才,兴趣广泛。他喜欢书法,爱好京剧。他对语言学、方言也感兴趣。魏荣爵的文学功底深厚,文笔流畅,除了写过100多篇专业论文外,还写有大量的科普文章和评论文章。
  魏荣爵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江苏省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声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声学教育、非线性声学、电子物理等学术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魏荣爵院士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几十载,为我国的声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热爱祖国,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的高尚品德和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魏荣爵先生的逝世是我国声学界和南京大学的重大损失。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魏荣爵先生为人民、为科学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继续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