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6年 > 8月8日 > 程派大家、程砚秋先生义女、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去世 享年83岁

程派大家、程砚秋先生义女、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去世 享年83岁

刀鱼 2017-02-09
\
  2016年5月8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在京逝世,终年83岁。
  李世济(1933年5月一2016年5月8日),女,出生于苏州,长于上海,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青衣,宗程派。
  李世济于1945年拜著名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先生为义父,学习程派艺术,她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曾受教于梅兰芳、赵桐珊、陶玉芝、朱传茗、王幼卿、李金鸿等著名艺术大师。
  用尽毕生精力 打开程派新局面
  从艺70余年来,李世济演出剧目众多,如《锁麟囊》《梅妃》《文姬归汉》《祝英台抗婚》等,她善于继承、精于借鉴、勇于创新,以毕生精力演绎程派艺术,打开了程派新局面,展现了程派新气象,是京剧程派艺术的杰出传人。
  艺术经历
  自幼喜爱京剧,5岁学唱《女起解》,得到程砚秋、芙蓉草(即赵桐珊)的指教,12岁随程砚秋,学演青衣,(李世济认程砚秋为干爹,但始终未拜师)后向梅兰芳、王幼卿等问艺。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打下基础。1950年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肄业。1952年至1956年,组织李世济剧团,任团长兼主演。1956年至1979年,任北京京剧团主演参加北京京剧团,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配戏、合作。1979年至1983年,任中国京剧院二团主演。1983年后,任中国京剧团一团副团长、团长。她曾多次出国参加访问演出。
  艺术特色
  李世济通过舞台实践,从剧本到唱腔都力求出新,做到精益求精,按照自己的个人条件以及唐在盺的演奏风格,创造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程派的新风格,同时又对程派有所继承。她将程腔大众化,普及化,更能为当代观众所欣赏,给程腔增加了新的活力,被很多人冠以"新程派"的称谓。她的韵味醇厚,唱腔委婉圆润,情真意切,动听感人,善于细致刻画人物。许多观众包括许多青年观众也喜爱李世济的演出。
  李世济可以说现代级的大师,在程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表演人物声情并茂,把剧中人物发挥的淋漓尽致。2011年荣获终身艺术成就奖.
  李世济(1933年5月一2016年5月8日),女,出生于苏州,长于上海,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青衣,宗程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程派艺术私淑传人中的杰出代表。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获得者。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她的丈夫唐在炘是著名琴师。著名京剧前辈大师程砚秋的义女。
  2016年5月8日晚11点多,因病在京去世,享年83岁。
  自幼喜爱京剧,5岁学唱《女起解》,得到程砚秋、芙蓉草(即赵桐珊)的指教,12岁随程砚秋,学演青衣,(李世济认程砚秋为干爹,但始终未拜师)后向梅兰芳、王幼卿等问艺。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打下基础。1950年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肄业。1952年至1956年,组织李世济剧团,任团长兼主演。1956年至1979年,任北京京剧团主演参加北京京剧团,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配戏、合作。1979年至1983年,任中国京剧院二团主演。1983年后,任中国京剧团一团副团长、团长。她曾多次出国参加访问演出。
\
  程派真传
  自幼受家庭影响,五岁登台演出《女起解》,十二岁幸得程砚秋艺术大师赏识,收为义女,开始攻学程派戏。她的程派技艺获得了"小程砚秋"的美称。一九七八年她到中国京剧院,致力于程派戏之整理加工,她请名剧作家汪曾祺修改《英台抗婚》、范钧宏修改《文姬归汉》、《碧玉簪》,又请杨毓珉修改《梅妃》,唐在炘为之再创新曲,一批程派戏又以新的姿态重现舞台。李世济对程派艺术的创新,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变化,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使观众为剧中人落难而叹息,为团圆而欢笑。她在《文姬归汉》中则删去了拖沓琐碎的场次,保留了原有的三大慢板精彩唱段,加强了别子、送子的情节,使原来的戏更能扣人心弦。《英台抗婚》是程师最后代表作;程师吸取越剧的特点,用"哭头"吊上下句式"散板"贯穿全剧。她整理时保留了各式"哭头",加用"二黄慢板"、"二黄中板"替代过多的"散板",以弥补某些不足。十多年她不懈怠的整理、修改、加工,终于获得了成功。
  艺术特色
  李世济通过舞台实践,从剧本到唱腔都力求出新,做到精益求精,按照自己的个人条件以及唐在盺的演奏风格,创造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程派的新风格,同时又对程派有所继承。她将程腔大众化,普及化,更能为当代观众所欣赏,给程腔增加了新的活力,被很多人冠以"新程派"的称谓。她的韵味醇厚,唱腔委婉圆润,情真意切,动听感人,善于细致刻画人物。许多观众包括许多青年观众也喜爱李世济的演出。
  李世济可以说现代级的大师,在程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表演人物声情并茂,把剧中人物发挥的淋漓尽致。2011年荣获终身艺术成就奖。
  她擅演的剧目有《文姬归汉》、《锁麟囊》、《英台抗婚》、《梅妃》、《陈三两》、《武则天轶事》等及现代剧《党的女儿》、《南方来信》等。曾与马连良、裘盛戎合演过《杜鹃山》。独自主演过《刘三姐》,在低回婉转的程腔基础上,又增添了山歌的风格。曾编演过现代戏《刑场上的婚礼》。
  折叠编辑本段荣誉奖项
  1957年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1958年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 称号,1980年获文化部表演二等奖。
  2008年10月10日荣获第七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2011年第五届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
  主要弟子
  其弟子有王学勤、刘桂娟、李海燕、李佩红、吕洋、杨磊、卢彦希等;学生有张巨平、隋晓庆、王耀星、张丽丽等
  坎坷人生
  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李世济1933年5月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曾是清朝官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第一次接触了京剧,并从此结下一生的不解情缘。那时候,只有四五岁大的小世济总喜欢坐在八仙桌底下,偷看姨妈学《苏三起解》,日复一日,小姑娘非但不烦,反而不知不觉的全学会了,并可以流利自如地在台上演出。尽管被大人们认为是唱戏的坯子,她却不被允许真正的去学戏,因为在旧社会戏子被归为下九流的行当,所以爱好唱戏的小世济就这么一直在那张八仙桌下边听戏边"偷学艺"到一二岁。
  折叠与大师的父女情
  1945年,12岁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李世济见到了程砚秋程大师。当时就有人说她"长得跟程大师很像,何不认做干女儿",就是这么一句玩笑话,反被大师严肃对待了。第二天程先生就专程带着礼物来到了李世济上海的家,拜访了她的父母。大师的突然造访对于李世济这个戏迷之家而言,也算得上是天大的惊喜,对于程先生"简直是从心里头尊敬得不知道怎么好,大人们赶紧叫我跪下给大师磕头,我就磕头,这样认了他是我的干爹,就这么确定了父女关系。"
  从此以后,李世济开始了正式、系统地随程先生学起了京剧。然而拜高师为徒也并非轻松容易之事,一旦小世济偶尔忘词或者唱错,必定会遭干爹用红木尺子打手板之苦。年少的她,学艺时候也是非常的刻苦和努力的,练习走脚步的时候,从夹纸,到头上顶本,到顶碗,甚至到头顶上换成一碗水,如此反复练习下来,一个礼拜就要走破一双鞋。而这时心灵手巧的程先生一定会亲手为心爱的干女儿缝制一双新鞋,并从北京邮寄到上海的世济手上,令世济充满了感激和感动,并加倍努力的继续练习下去。世济喊嗓子怕影响了邻居就对着坛子喊,练习念《玉堂春》念白的时候,把一张宣纸贴在墙上,靠嘴里头劲头,用吐沫星把宣纸给喷满了才算停。除了跟程先生学,在程先生的安排下,世济还要跟其他名师学习武戏、花旦、昆曲等等,每天从早上四点一直练到晚上将近十点、十一点钟,异常辛苦。
  一生的遗憾
  尽管跟随程砚秋程大师学了一辈子的戏曲,但是,每当李世济向程大师要求正式拜师的时候总是被大师拒绝了,他不忍心让自己心爱的干女儿干这个行当,因此拜师一事也就渐渐变成了李世济的一个心结,深藏心底。
  解放后,程大师和李世济以及其他一批当时卓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被作为新中国的文艺骨干代表派往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临行前,负责该活动的周恩来总理无意中得知了李世济多年来的夙愿,因而满怀关怀的向她承诺,等这次活动结束后他亲自做东为她和程大师主持拜师之礼,李世济万分感动,并带着满心欢喜踏上了旅途。
  那次演出非常成功,虽然在异国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李世济依然坚持下来,就为了等候回国后能够实现拜师的愿望,然而,就在这次演出结束后,当她正忙于新的演出时,突然她接到了大师故去的消息。大师突然的病故对于李世济而言有如晴天霹雳,一时间手足无措,火速赶到了医院,趴在大师身上,泪水滂沱。就这样,李世济拜师的心愿成为了永远的遗憾,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辈子的希望,一辈子的寄托,破灭了"。
  弃医从艺
  1952年,尽管程砚秋反对李世济弃医从艺,她还是毅然决然地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肄业,来到北京自己组建戏班,通过当时的京剧工会进行演出(经常演出的地方有吉祥、长安、广和等老戏园子),获得不错的反响。
  1956年,李世济进入北京京剧团,作为青年演员的她曾与马连良等大师常常合作演出,得到了不少名师指导。此外,她也曾到中南海为领导人演出。
  十年浩劫
  四清运动时期,李世济在长城边待了十个月,也去干农活,但她坚持练嗓子,自己把门窗用棉被捂得严严实实防止被别人听到。后来到戏曲学院教学生,也唱了不少现代戏。因为她坚持练习,后来重返舞台的时候才可以保持原有的水平。
  改良和创新
  1976年在人民大会堂,她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次演出清唱《蝶恋花》。尽管十年浩劫夺去了她艺术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但是她依然引吭高歌,光彩不减当年。
  当她重返舞台后,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京剧要发展,就必须创新。1979年在工人俱乐部演出《锁麟囊》,当谢幕的灯光亮起的时候,她看到台下一片白花花头发的观众中响起如潮的掌声,便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让白发观众变成黑发观众,一定要把在"文革"中失去的观众找回来!第二天,她便到戏院去调查,看演出到什么时候,年轻的观众会叫好。她还到年轻人中去走访,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戏曲。经过调查了解,她认为京剧大多是传统戏,由于唱腔节奏缓慢,表达方式过于含蓄,所以远离了年轻一代。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全身心地扑在改革、探索程派艺术上,在实践中进行改革和摸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年来,面对众多舆论的压力,她一直保持沉默,因为她不愿把时间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而是关起门来把精力放在艺术上面,默默地承受着诽谤、谣言。
  在艺术上,她没有为自己创作、树立什么,主要工作就是把程砚秋老师的作品加以改编、整理,让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生存下来,例如《文姬归汉》《锁麟囊》《梅妃》等。但是她同样为自己感到骄傲,每一部戏的新生都令她感到莫大的欣慰。
  李唐联姻妇唱夫随
  李世济的丈夫唐在炘1922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唐至上早年留学于英国牛津大学,回国后在上海电力公司任工程师,对儿子期望殷切,一心想让他走自己的道路,培养成为理工科方面的人才。唐在炘不负所望,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圣约翰大学。但从小迷恋京剧的他在刻苦攻读学业的同时,却坚持每天听无线电播放的戏曲段子,对照着《大戏考》的戏词听,日子长了便对许多行当、流派的戏烂熟于心。
  1945年秋,上海迈尔西爱路(现茂名南路)。唐在炘初次与程砚秋相识,他为程大师拉伴奏,他们第一次合作了《锁麟囊》的二六'春秋亭'。曲终,掌声四起。当晚程砚秋亲自打电话给他,约他第二天下午再一起吊嗓。因为他会简谱,可以迅速记下所有的唱腔,所以程先生对他非常满意。
  一天,程砚秋请唐在炘给李世济吊吊嗓子。他们第一次合作了一出《贺后骂殿》。他不由暗暗吃惊:好一条宽亮的嗓子啊!一般女孩子的声带偏于窄、细,而她的圆润宽厚,音色也很好听。后来唐在炘告诉李世济,他当时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就能唱得这么规矩,之后就几乎每天都来陪她吊嗓子。
  整个晚上,李世济一直很少说话,就那样沉静的坐着。听到赞美的话既不谦虚,也不忸怩,仿佛无动于衷,给在炘突出的印象是两个字:静、稳。
  程砚秋后来称唐在炘和熊承旭、闵兆华为“三剑客'”。由于程砚秋曾嘱咐他们辅助李世济吊嗓子、排戏,后来就传开了"情托三剑客"之说。程砚秋离沪后,《贺后骂殿》首演,当时有"小程砚秋"之名的李世济很快就成了戏迷们的热门话题。
  那年,李世济年仅12岁,而唐在炘23岁。
  后来两人一起合作改编和创作了很多剧目,唐在炘从她的良师益友,终于变她生活中的伴侣。
  对于丈夫,她说她是充满着尊敬、骄傲和自豪的,丈夫虽然不如自己有名,但是他的创作、他的付出更多。直到现在虽然有时神志不清,但是自己练习时哪里唱不对,他还是会给自己指出来。
  儿子的突然离世
  李世济为了保持自己的体形直到四十多岁才有了爱子。但2001年,这惟一的爱子突然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时年27岁,撇下了两个女儿,一个3岁,另一个才刚刚满月。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