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民俗文化 > 徽州民居特色

徽州民居特色

浅草 2016-05-27
\

徽州民居
  徽州最初名为新安,自从北宋徽宗以帝号改新安为徽州后,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十分独特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
  传统的徽州民居,一般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山可以挡风,又可以为百姓取柴烧火提供便利条件;住宅建于水旁,则可以方便人们取水。徽州的传统村落一般街道较为狭窄,山墙为白色,宽厚而高大。这种结构不仅节约土地,还可以使各家各户严格区别。
  过去,徽州地区的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在明代,这里的住宅以楼上宽敞明亮为主要特征。清代以后,徽州人多采用一间厅堂、两间卧室的一明两暗三问屋或一明四暗的四合屋,各进之间相通。南于这种平面结构具有一进套一进的特点,故而民间俗称为“屋套屋”。
  徽派民居的门楼有重檐飞角,院内有天井,通风透光,并且设有水枧,雨水通过它即可流人阴沟。当地人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财不外流”之意。各进院落之间砌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的马头墙。由于徽州山区空气湿润,因而人们通常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楼上的厅屋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厢房,沿天井处还设有靠椅,俗称“美人靠”。
  在徽州建筑中,木雕、石雕和砖雕是民居装饰的主要特色,人们称之为“徽州三绝”。在一户之内,雕刻很少雷同,无论是门坊、门罩还是漏窗,雕刻都十分精美。
  过去由于战争的原因,徽州的民居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徽州民居已经被当地政府加以保护并翻修,这一文化遗产再次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