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文化名城 > 齐国故城淄博 享“地下博物馆”美誉

齐国故城淄博 享“地下博物馆”美誉

2015-03-20

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西邻省会济南,东接潍坊、青岛,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和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

淄博是齐国故都。齐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强盛的国家。2600多年前,齐桓公任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为相,采用其治国思想,改革经济政策,发展与其它诸侯国的经济交流,短短几十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成为当时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千乘之国”、“五霸之首”。齐国文化、教育发达,诗歌、音乐等艺术水准很高。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千古佳话,反映了齐国音乐的优雅尽美。

历史文化

淄博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期文化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岳石文化、殷商文化等在淄博皆有迹可寻。沂源猿人化石是迄今在山东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悠久的历史,为淄博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临淄区及其周围地带,因文物古迹浩繁,被誉为“地下博物馆”。截至2013年,淄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达到18处,占全省总量的10.5%。

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市临淄区为齐文化的发祥地。太古太昊伏羲氏在临淄兴起。临淄又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故墟。古帝少昊、爽鸠氏、薄姑氏、姜姓逄伯陵氏族等部落亦聚居于此。周朝建立后,周武王把首席功臣姜尚(姜太公)分封至此,建立了齐国,都城始称营丘。后齐献公因其濒临淄水,而将营丘更名为临淄,此后临淄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淄博市临淄区作为齐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上千年,被誉为“海内名都”。春秋战国时期,临淄作为享有“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之称的齐国都城达800多年;秦始皇将全国划为36个郡,临淄为齐郡郡治,辖昌国、广饶、千乘等10个县;两汉、魏晋时期,同时为临淄县治、齐郡郡治、青州州治、齐王王府,统辖齐地近五个世纪(临淄是汉朝九州之一的青州州治,也是五王都之一,西汉前期仍“钜于长安”);南北朝后燕曾建都于此;北宋前,临淄属青州,金时属益都府。金以前州府治所均在临淄。作为益都首邑,临淄县令、临淄郡守、高阳太守、齐郡太守、青州刺史、青州州牧、广固都尹、齐王皆曾治于此。

在此期间,风云变幻,波澜壮阔,姜太公、齐桓公、齐威王、管仲、孙武、晏婴、田单、司马穰苴等名君贤相、英帅良将,不仅创建了“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的这个海内外闻名的东方名都,也创建了一部雄壮曲折的齐地历史,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淄博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像“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齐国名相管仲、晏婴,军事家孙武,文学家左思,农学家贾思勰,西汉名医淳于意,唐朝开国元勋房玄龄,清朝文学家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早期先贤的思想成就,昭示着淄博的文化渊源。中国最早记述手工业生产技术规范的著作《考工记》和农学巨著《齐民要术》均出自淄博。清代学者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清代文坛领袖王渔洋、赵执信和蒲松龄被后人并称为孝妇河畔三名人,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使淄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的文化旅游之都。

兴盛于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据考证,以淄博为中心的山东地区是当时丝绸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清道光元年(1821年),中华老字号“瑞蚨祥”在周村大街挂牌,1835年它的第一家分号——瑞蚨祥绸布店在济南开张;今天,淄博的丝绸产品和轻纺产品仍然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淄博市周村区是历史商业名镇,与中国南方的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是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这些曾经繁荣一时的商业街道作为古商埠文化的见证至今仍然保留完好;是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的电影《活着》的拍摄地;也是电视剧《大染坊》《旱码头》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

历史地位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

淄川是清朝著名文学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蒲松龄竭尽毕生心血收集民间传说,创作了著名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文佳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具有中国北方农家建筑特色的蒲松龄故居至今保存完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前来参观。淄博历史上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像“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齐国名相管仲、晏婴,军事家孙武,大文学家左思,西汉名医淳于意,唐朝开国元勋房玄龄,清朝文学家赵执信、王渔洋等。

“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淄博纺织业可追溯到4000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齐纨鲁缟驰名遐迩,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纺织中心。汉时在临淄设齐三服官,“各有织工数千人,岁费巨万”,织物是进贡的珍品。兴盛于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据考证,以淄博为中心的山东地区是当时丝绸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是“丝之路”的源头之一。今天,淄博市的丝绸产品和轻纺产品仍然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国内外市绸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科研基地、中国五大瓷都之一,陶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就开始了陶瓷生产。到唐宋时期,淄博陶瓷生产已颇具影响,寨里窑的青瓷、磁村窑的黑釉瓷、博山窑的绞胎和彩瓷等都曾名噪一时,博山成为陶瓷的集中产地和销售中心,以“瓷城”闻名遐迩。

淄博陶瓷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曾为我国陶瓷在国际上取得了第一枚质量金牌、第一枚创造发明金牌,在生产科研上也创造了不少“中国陶瓷之最”,有的还填补了世界空白。淄博陶瓷还被誉为“第三代国瓷”。

 现状:中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

淄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增加值居山东省第二位。主要支柱工业有化工、医药、冶金、建材、机械、纺织、电子、电力等。目前,淄博是中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GDP40强之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淄博市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连续跨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

旅游景点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丰富资源条件,“齐风陶韵·生态淄博”旅游品牌优势逐步显现。

位于城市中北部的张店区是全市政治中心,也是旅游、接待、餐饮、娱乐、购物、会展中心。坐落于张店区的中国陶瓷馆和淄博市博物馆荟萃中外陶瓷精品,展示一万多年来淄博生产、出土的陶瓷文物,尽显“淄博陶瓷·当代国窑”风采。

东部临淄区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国都长达800年之久,作为齐地的政治中心达上千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齐文化旅游区,这里文物古迹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齐文化博物院、齐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古车博物馆、东周殉马坑、田齐王陵、稷下学宫遗址、孔子闻韶处、桓公台、桐林遗址、管仲纪念馆、姜太公祠等景区(景点)蜚声中外。

西部周村区是“古商城”旅游区,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之誉,明清时代风格的周村古商城旧址被专家誉为展现中国民族商业发展的博物馆群。

中部淄川区是聊斋旅游区,既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居,也有建造独特新颖的聊斋园。

南部博山区和沂源县是自然景观旅游区,山、水、林、泉、洞天然生成,自然资源特别是溶岩资源之丰富在我国北方罕见。博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牛郎织女景区坐落于沂源县境内。

北部桓台县和高青县是湖泊民俗旅游区,这里碧水环绕、民风淳朴,一派“江北水乡”、“北国江南”之景象。

著名特产

陶瓷、陶瓷刀、蹴鞠、临淄花边、博山琉璃、博山内画瓶、淄砚、周村丝绸、四官撑凳、临淄王牌马扎、扳倒井、蒲公酒、清真酱牛肉、周村烧饼、煮锅、卤汁羊肉、西河煎饼、马踏湖金丝鸭蛋、马踏湖白莲藕、宫家山药、博山酥锅、道口咸菜、黄河大米、王村醋、豆腐箱、南韩豆腐干、淄川肉烧饼、灌肉香肠、沂源苹果。

小编想说:临淄作为齐国都城长达638年,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城市。作为齐文化发祥地,淄博市拥有众多人文景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先后发掘出齐国故城遗址、殉马坑、车马坑等著名文物古迹。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国故城,文物古迹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发展、改革、开放是齐文化的精髓,淄博人民具有勤劳、朴实、重情义、守信用的传统美德。齐文化发展经济、倡导开放、富民强国的传统,已成为今天淄博市经济文化和对外开放事业不断发展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今日的淄博,更是具备在鲁中率先崛起的实力。

关键词: 淄博 故城 齐国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