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好友呦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战争年代史

晋朝晋灭吴之战晋灭吴之战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枋头之战枋头之战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五胡十六国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参合陂之战参合陂之战晋朝王恭叛乱王恭叛乱刘裕北伐刘裕北伐南北朝钟离之战钟离之战六镇起义六镇起义河阴之变河阴之变沙苑之战沙苑之战玉壁大战玉壁大战北周灭北齐之战北周灭北齐之战尉迟迥之乱尉迟迥之乱

6/1014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晋灭吴之战(279年十一月-280年三月十五)

晋灭吴之战
晋灭吴之战是晋武帝司马炎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的战争,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数十年的中国复归统一。晋灭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突破长江天堑的江河进攻战。

八王之乱(291年—306年)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枋头之战(公元369年)

枋头之战
枋头之战虽然发生地点不在枋头但因为史书上习惯成此次战役为枋头之战遂得名。慕容垂此战一战成名,收到了朝野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的妒忌,是慕容垂投奔前秦的前奏,前燕的灭亡指日可待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11月)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淝水之战使得流落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

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登国元年(386年)至太延五年(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
北魏统一北方,是在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北魏统一了北方,西晋末年以来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

参合陂之战(公元395年)

参合陂之战
参合陂之战是北魏大败后燕的一场重大战役,这场战役加速了后燕的灭亡,也奠定了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参合陂之战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后燕日渐衰落,北魏势力进入中原。

王恭叛乱(隆安元年(397年))

王恭叛乱
王恭叛乱是东晋时期的历史事件,于隆安元年(397年)及隆安二年(398年)发生两次。王恭于第二次叛乱时被擒且被处死,不过至死仍坚持他起兵叛乱是出于他对朝廷的忠心。

刘裕北伐(公元409年二月)

刘裕北伐
为了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总的来看,刘裕两次北伐,既抵抗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南方的侵扰,又保护了南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钟离之战(公元507年)

钟离之战
钟离城是临傍淮水的军事要塞,自南北朝分裂以来,一直是双方势力必争的战略要地,大半以钟离为首要目标,仅梁武帝在位期间,至少发生过三次争夺战。南朝方面取得了大部份的胜利。

六镇起义(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

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後发起的反汉化的大起事。

河阴之变(武泰元年(528))

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一起针对皇族和百官公卿的屠杀事件,尔朱荣借助此次军事政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族大家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

沙苑之战(东魏天平四年)

沙苑之战
沙苑之役指的是在南北朝时期东魏、西魏之间的战役。宇文泰既巩固了建立不久的西魏政权,确立了东西魏割据的局面,同时也巩固了自己在西魏政权的主宰地位,为之后北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玉壁大战(公元546年)

玉壁大战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在14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历史上称为“玉壁大战”。

北周灭北齐之战(北周建德五年(公元576年))

北周灭北齐之战
北齐之灭亡并非突厥与北周合从进攻的结果。北齐不能处理好自身的民族关系,造成自身国力不断衰弱。相反,北周在“关中本位政策”的融合之下,民族关系得到解决,越来越强。

尉迟迥之乱(580年六月十日至十月二十六日)

尉迟迥之乱
北周汉人大量进入军队,至其末期的将领更是以汉人占多数;政治实权也转移到汉人手中;杨坚得到这两批汉人文武官员支持是成功代周的关键。而平定尉迟迥之乱之后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
古代战争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宋元 明清 近代战争 辛亥革命前 军阀混战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外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