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战史资料 > 英西加莱海战中的战船有何特点

英西加莱海战中的战船有何特点

新之助 2015-10-27
\

英西加莱海战
  十六世纪欧洲多国对于制海权的争夺渐趋白热化,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爆发的加莱海战就十分典型,此战中战船成为胜负关键,接下来看看此时期的战船有何特点。
  十六世纪的战船,与以前各世纪不同的一个主要因素,即为重炮;尽管这种杀人的利器,从十四世纪起即已开始装在船上,可是一直到十五世纪,这种火炮的才有足够的威力,能够一炮击毁当时的船只。这种兵器有明显不同的两种形式,一为前膛(Muzzle-Loader),一为后膛(Breech-Loader)。后膛炮的原始形式是一种“组合式”的火炮(Built-up Gun)--即由若干根铁棒所组成,在上卷中已有详述。它的药室与炮管是分开的,在发射之前,用螺旋装上去。
  一共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前膛炮--加农和寇非林(Culverin),都装在炮车上。前者发射一吨重 [ 注:校制者按:原文如此,需核对英文版。 ] 的铁弹,只有中等的射程。后者炮身较长,炮弹较轻,而射程也较远。
  在十六世纪开始时,在海上航行共有两种主要形式的船只。一为圆船(Hulk),另一为长船(Galley)。前者用以载运商品,后者则为标准的战船。但是不久,大洋的航行和火炮的进步又开始使船只的构造有了新的改变。在洋面上,风帆要比桨更重要,而用风帆的船只又更适于使用船舷上的火力。 第一个转变期是在十五世纪,此时小型杀人性的海军火炮开始被采用。它们装在两个炮台上面,一在船头,一在船尾--在过去未有火炮时,这种平台上是装置弓弩的--,其目的是为了击毁登船的敌军。亨利七世的大船,“摄政”(Regent)号上即装有这样的火炮二二五门--主要都是旋转式的火炮。亨利八世带来了第二个转变期。他采用了前膛式的毁船火炮。因为这种兵器太重了,不能放在炮台之内,而且也不宜于对付登船敌人之用。它必须装在上层甲板上,最好是在主甲板上,必须在船只两侧开辟炮孔。第一艘装备重炮的船为“玛丽玫瑰”(Mary Rose)号,建造于1513年。在最后一个转变期,船上的炮台逐渐变得不再需要了,而舷侧火炮重量的增加,则要求甲板空间的增加。圆船逐渐发展成为正规的军舰,这种船的长度比宽度要大三倍以上,而不像一般的圆船只相当于宽度的两倍。
  火炮对于海军战术的影响,要比对于海军造船术的影响还大。在长船(快船)时代,主要的兵器为船头的撞角(Beak),而主要的战术行动即为硬撞。虽然在接近敌人时,快船是可以采取纵队形式的,可是攻击的队形却成横线,正像陆战一样,战斗就是突袭或冲锋。在装有火炮的战船上,其主要的兵器--重型的毁船加农--不是装在船头上,而是在两舷。当它们接近敌人时,一定要调动位置,使其侧面对着敌船--对于旧时代的快船而言,这是一种自杀的行为。所以在攻击时,其位置是与原有前进路线成直角的,为了使这种调动有秩序,并集中打击力量对付敌人,在接近敌人时应采取纵队的阵形。
关键词: 英西加莱海战

日期选择

一周趣闻

查看更多